...亡阳者,又宜温之。至厥阴病,则寒邪固结,非投大热之剂不能除。此等症势虽危,但能对病用药,始终无误,不难治也。今诊少君之症,为两感伤寒。两感者,如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以一脏一腑,同受其邪,表症里症,一齐举发。两邪相迫,阴阳皆病。救表则里...
...,不用、不仁。盖谓瘫者坦也,筋脉弛纵,坦然不收;痪者涣也,气血涣散,筋骨不用。又谓右为不用,左为不仁,其实瘫与不仁,即论中之邪中乎络也;痪与不用,即论中之邪中乎经也。今以此四中括之,真所谓要言不烦矣。风寒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以其能统诸气耳...
...予问∶脉之理果是气耶,果是血耶?答曰∶气血之波澜,身体之橐 ,此说特未契理。脉者陌也,魂魄之生,气血之府也,天地之祖,万物之宗,此说极有气味,吾常拟此。予问∶经之理,果何意耶?答曰∶经者气血经历之路也,故曰经。予问∶身寸之寸拟何寸为寸?答...
...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其道,名曰∶漏泄。其病则肘掌痛,食先吐而后下,气不续胸膈间厌闷,所以饮食先吐而后下也,寒则精神不守,泄下便利,语声不出,若实则上绝于心若虚则引气于肺。(出第四卷中千金同)千金论曰∶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少腹尤坚,不得小便...
...肌无力属于中医“痿证”范畴,属于一种世界性疑难病症。重肌灵是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络病学专家吴以岭根据该病的发病机制确定的,以“温理奇阳、扶元振颓、通畅络气”为治疗大法而研制的中药复方制剂。既往的药效学实验和药理学实验研究结果已经表明,重...
...机体免疫、神经、内分泌、循环等系统的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延缓衰老等目的。基于上述立论,夏氏倡导脾肾为主,气血为治,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以益气活血为主要大法,合并它法,辨治各种慢性顽症、疑难杂病以及老年病。如对...
...神经是病茎,心里有病是病源。再如胆结石,胆囊晨结石是病果,脊柱错位是病根,病根与病果之间的神经是病茎,心是有病是病源。 疾病结构理论告诉了我们:作用对象是病源、病根、病茎、病果;作用方向是心里没病、脊柱正位、神经畅通、身体没病。 根据疾病结构...
...列于奇经。凡此八者,皆血之积而不流者也,《内经》名为奇邪血络,《难经》则名为奇经。盖血之行于脉中者,如川河之流;血之溢于孙络者,如湖海之会,古人用此以审病耳。譬如阳维之血溢于上,则为鼻衄、齿衄之类;阴维之血溢于下,则为圊血、淋血之类;两维同病...
...的功能活动推动血液运行。“运血者即是气”(《血证论·阴阳水火气血论》),“气行乃血流”(《素问·五脏生成论》王冰注)。气生成于血中而固护于血外,气为血之帅,血在脉中流行,实赖于气之率领和推动。故气之正常运动,对保证血液的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是由脾脏直接分出的一条大络脉。其循行径路是由脾发出,在侧胸壁的大包穴处穿出,散佈在胸胁部。脾之大络是全身十五条大络脉中的一条(《灵枢经脉篇》)。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