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病案。是医生治疗疾病时辨证、立法、处方用药的连续记录。汉代名医淳于意创造性地记载了自己治疗的二十五例医案,当时称为《诊籍》。包括有患者姓名、地址、职业、病理、辨证、治疗、预后等。后世医家有将自己所治疗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者。也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866.htm

产后血崩分证用药_《女科经纶》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薛立斋曰∶前证若血滞,小腹胀满,用失笑散。肝火血妄行,加味逍遥散。脾郁统血,加味归脾汤。脾虚摄血,补中汤。浓味积热伤血,清胃散加槐花。风热相抟伤血,四君子加防风、枳壳。慎斋按∶以上四条,序产后有血崩之证也。产后已亡血,而又有崩证,似非...

http://qihuangzhishu.com/670/544.htm

面议何茂倩令嫒病单腹胀脾虚将绝之候_《寓意草》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泻肝泻肺泻膀胱泻大小肠之药。间有取效之时。而单单腹肿。则中州之地。久窒其四之轴。而清者不升。浊者不降。互相结聚。牢不可破。实因脾气之衰微所致。而泻脾之药。尚敢漫用乎。此又其一也。且肿病之可泻者。但可施之西北壮盛。及田野农夫之流。岂膏粱老少...

http://qihuangzhishu.com/748/20.htm

明清名医——尤怡_【中医宝典】

...勤奋,博览医书,对仲景著作钻研尤深,所撰《医学读书记》二卷(1729)、《静香楼医案》一卷,均行于世。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944.html

邪非“皆从正来”——与曹东义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说有失偏颇,曹文所谓“非时失位即为邪”,仅是作为致病因素——邪气来源之一,在中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关于人的治病因素——邪气的分类认识已逐步深化。比如明代大家吴有性根据当时疫病流行及其诊治实践所作的《温疫论》,就同意王叔和所谓“非时之气”可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002.html

溲血案_《丁甘仁医案》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阴无阳化,阳生阴,膀胱宣泄无权,足肿面浮,脾虚之象见矣。拟归脾汤法引血归经,合滋肾通关丸生阴化阳。西洋参(三钱) 抱茯神(三钱) 紫丹参(二钱) 焦谷芽(三钱) 清炙黄 (三钱) 炒枣仁(三钱)茜草根炭(一钱) 焦白芍(一钱五分) 活贯众...

http://qihuangzhishu.com/674/58.htm

论吴又可达原饮可以治温病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或疑此证之偾事,当在服达原饮将草果加重,若按其原方分量,草果只用五分,即连服数剂亦应至汗脱也。答曰︰草果性甚猛烈,即五分亦不为少。愚尝治脾虚泄泻服药效,因思四神丸治五更泻甚效,中有肉果,本草谓其能健脾涩肠,遂用健补脾胃之药煎汤送服肉果末...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24.html

吴鞠通医案——痰饮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乙酉五月二十七日 董 四十五岁 脉沉细弦弱,咳嗽夜甚,久而愈,饮也。最忌补阴,补阴必死,以饮为阴邪,脉为阴脉也。经曰:“无实实。” 桂枝六钱 小枳实二钱 干姜三钱 五味子一钱 白芍四钱 半夏五钱 炙甘草一钱 炒广皮三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381.html

数学化对于中医理论并不多余——答王强《中医理论需要“全面实现数学化”吗》_【中医宝典】

...研究其生理机制、病理变化及疾病的预防、诊治和康复的整体科学,自然不能例外。不过,用传统数学根本无法研究中医,因为作为中医基本概念的阴和阳都不能孤立存在,永远是“亦此亦彼”的,而传统数学囿于“排中律”,只承认“非此即彼”而承认“亦此亦彼”。...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5578.html

妙用乌梅治验二则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案1 刘某,女,42岁,2003年11月初诊。患者3月前曾患感冒发热,病后形瘦乏力,胃纳佳,西医诊断为消化功能障碍,服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之类,效果佳。刻诊:面色少华,胃中时有灼热,食欲不振,头昏乏力,...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35.html

共找到373,73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