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危惧。" 建安四年,策遣纮奉章至许宫,留为侍御史。少府孔融等皆与亲善。曹公闻策薨,欲因丧伐吴。纮谏,以为乘人之丧。既非古义,若其不克,成仇弃好,不如因而厚之。曹公从其言,即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曹公欲令纮辅权内附,出纮为会稽东部都尉...
...能因时顺宜,随而可之。故空社易为福,危民易为德,是之谓也。” 7、篇叙外传记:问曰:“子胥、范蠡何人也?”“子胥勇而智,正而信。范蠡智而明,皆贤人。”问曰:“子胥死,范蠡去,二人行违,皆称贤,何?”“《论语》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事君...
...《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晏子辞》 1、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晏子辞: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2、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晏子辞:晏子对曰:“臣请改道...
...道便宜。———调寄《满庭芳》 却说炀帝大宴外国之后,志气骄矜,神情傲慢。因对众臣夸说道:“昨日之期,塞外诸国想无遗矣。”裴矩奏道:“西域各国,无不贡献。唯天竺、拂,久不来朝。”炀帝大怒道:“这些外国之人,辄敢抗逆天朝,誓必捣其巢穴!”便欲遣...
...犹揜目而别黑白也。揜目而别黑白,犹无患也。不达人事而相国,非有天咎,必有人祸。子其勿为也。” 3、鲁公乘姒:子皮不听,卒受为相。居未期年,果诛而死。君子谓,公乘姒缘事而知弟之遇祸也,可谓智矣。待礼然后动,不苟触情可谓贞矣。《诗》云:“蘀兮蘀...
...《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 1、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晏子聘于吴,吴王曰:“敢问长保威强勿失之道若何?” 2、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晏子对曰:“先民而后身,先施而后诛;强不暴弱,贵不凌贱,富不...
...《景公问东门无泽年谷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 1、景公问东门无泽年谷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景公伐鲁,傅许,得东门无泽,公问焉:“鲁之年谷何如?”对曰:“阴水厥,阳冰厚五寸。”不知,以告晏子。 2、景公问东门无泽年谷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晏子...
...背景环境 《谏太宗十思疏》是唐朝著名的谏议大夫魏徵,在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上书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篇奏疏;文章中,魏征紧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对这个安邦治国的重要思想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主题在于提醒唐太宗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
...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绎绎,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况於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 前数月见报,上披阁下谏疏,锡以币帛,辟左且远,莫知其故。近於游客处一睹阁下谏草,明白辩婉,出入有...
...【《谏逐客书》原文】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