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派代表医家的学术思想_中医常识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中参西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18⑶)”,确立了“衷中参西”的汇通原则。张锡纯警重从临证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上来沟通中西医学。他中西医汇通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4、恽铁樵的“新中” 恽铁樵具有深厚的旧学根底,广泛地接触了中西文化,...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4834.html

自序_《校注醇剩义》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迄无所成,遂乃决然舍去,究于《灵、素》诸书,自张长沙下迄时彦,所有着述,并皆参观。仲景 乎尚已,其他各有专长,亦各有偏执,求其纯粹精,不失和缓之意者,千余年来不过数人。因思医学至今芜杂已极,医家病家目不睹先正典型,群相率而喜新厌故,流毒...

http://qihuangzhishu.com/722/2.htm

方论(十一)_《中国籍考》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曰。一部。一册。阙。未见〔张氏(兼善)伤寒发明〕二卷 未见按上见于 竹堂书目。〔黄氏(仲理)伤寒类证〕十卷 未见自序曰。医家之学。有自来矣。轩岐降。仲景杰兴。而医道始大备矣。可为法于后世者。惟仲景伤寒之书而已。叔和王公复编次。以利后人。...

http://qihuangzhishu.com/485/67.htm

预解宣毒_《麻科活人全书》_中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痘疹者.必感之而出.然疹虽胎毒.未有不由天行时令而发者.故一时传染相似.远近大小皆发.父兄者.但见境里痘麻正行.宜先以消毒保婴丹、代天宣化丸、预解之.可使毒彻而不为已甚.此虽先贤活人之婆心.而要知麻疹之证.只怕一时不能得出.若得出尽.则毒...

http://qihuangzhishu.com/703/22.htm

医学典籍的整理研究_中医文化中发展_【中医宝典】

...张介宾《类经》中的注释,揉和各家学说重予撰注而成。 2、分类最简的《经读》沈又彭所著《经读》1卷,挑选若干条文,分别归纳于平、病、诊、治4类之中,可算类分最为简要者。平,脏腑的正常生理。病,包括病机、疾病。诊即诊法,治即治则。故该书...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34.html

养 防范养生误区_【中医宝典】

...生活起居、饮食、体育锻炼、药物,都有法则。但总体来说,中医的养生原则就是养,顺应自然、顺应生活。中医的养生不仅吸取了儒家养、释(佛)家性(养、道家养的长处,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而且把其发展一门科学,形成了一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8102.html

『天里』传奇-----清代医家叶天士的_【中医宝典】

...感到身心疲惫,正好借这次机会,放松一下自己。另外,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自己细心观察,对温病(发热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包括现在的感染性疾病及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治方法已形成自己的看法,此次趁着旅游,让顾景文将这些体会记录下来,也算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834.html

岳美中谈“当读的古医书”_【中医宝典】

...按岳美中系当代著名中医学家。生前全国人大常委、政协全国医药卫生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1976年岳老在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创办了“全国中医研究班”,中医界培养了第一批高级人才。岳老对中医药人才的成长独具...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13.html

孙树椿_孙树椿自然之道 养自然之身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其实是不全面的。中医的“中”不只是一个相对于西医的方位、国别或民族的概念,而应是《中庸》里所说的“致中和”的“中”。中医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中”的理解和运用。“中”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热益热,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sunshuchun/1267-5-0.html

雷后兴疳积论_【中医宝典】

...。狭义之疳积指小儿因饮食不当、吸奶过及、天赋不足等因素而至小儿面黄肌瘦、小腹膨隆等症,称小儿疳疾;广义之疳积泛指风、寒、痧、食等因素而引起的诸多杂病的总称,畲统称疳积病。 1小儿疳疾 1.1病因病机“疳者,甘也,疳之为病,皆虚所至”。...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17.html

共找到664,3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