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曰∶督脉生病,女子不孕。脉经曰∶妇人少腹冷,恶寒久,年少者得之,此为无子,年大者得之,绝产;脉微弱而涩,年少得此为无子,中年得此为绝产;肥人脉细胞有寒,故令少子,其色黄者,胸中有寒。...
...危殆立至”(王叔和:《脉经》,卷一,脉形状指下秘诀第一、二页,清光绪辛卯(1891)池阳周氏校刊本)。这对后世辨脉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4、确立三部脉法和脏腑分候定位诊脉独取寸口首倡于《难经》,但《难经》并未解决寸口切脉的寸、关、尺分部等...
...冲阳,足阳明之脉,在足次指陷谷之上)。寸口在手,冲阳在足,手足之动脉,气原于经络而神通于脏腑。故精于脉者,不饮上池之水,而操隔垣之明。仲景脉法,大含玄气,纤入无伦,文字隐深,义理奥衍,较之六经病证,更为难解,所谓微妙而玄通也。《吕览》有言:...
...丛书。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
...丛书。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
...《内经》曰∶脉细,皮寒,少气,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是谓五虚,死。其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脉经》曰∶泄注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又洞泄食不化,不得留,下脓血,脉微小流连者生,紧急者死。凡泻而脉沉细者为虚为寒,疾而数者为热为积。...
...《脉经》曰∶腰痛,时时失精,饮食减少,其脉沉滑而迟,此为可治。《病源》云∶尺脉沉迟主腰背痛,寸口脉弱腰背痛。尺寸俱浮直下,此为督脉腰强痛。刘立之曰∶腰痛之脉皆沉而弦。沉弦而紧者为寒,沉弦而浮者为风,沉而濡细者为湿,沉弦而实者为闪肭。丹溪曰...
...《要略》云∶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头痛脉滑者,中风风脉虚弱也。寸口脉浮而紧,肺缓而迟,皆中风之证。《脉经》云。浮而大者,风。又浮而缓,皮肤不仁,风寒入肌肉。又滑而浮散者,瘫痪。阳浮而滑,阴濡而弱,或浮而滑,或沉而滑,或微而虚,或微而数,皆为...
...小序 叔和《脉经》,似无遗用。乃长短二脉,缺而不载;牢革二脉,混而不分;未尽厥旨也。王常辟伪诀七表、八里之陋,是矣,而复增长数二脉为九表,短细二脉为十里,又何说哉!脉之动静,固阴阳所生,其变化不皆为名数所限也。是编二十八脉,悉皆即义辨形,...
...历代书籍对数脉定义的说法,可以看到《脉经》正文的提法不够具体。它说:“去来促急。”这是一个原则的提法,没有什么规范的意义。同时,《脉经》在促脉下的解释又是:“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使促脉亦建立在一部分不够规范的基础之上了。《内经》对于数脉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