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体质的因素_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孟河先生医案》),“男子以精为本”(清·程文囿《医述》);“女子以肝为先天”(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女子以血为主”(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清·唐容川《血证论·男女异同论》指出:“男子主气,女子主血”,“女子以血为主”,“男子...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lilun/a10973.html

人迎气口_《诊家正眼》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人迎谓足阳明之脉,不可以言于手明矣。然上古诊法有三∶一取三部九候以诊通身之脉,一取太阴阳明以诊阴阳之脉,一取左右气口以诊脏腑之气。张介宾曰‘初见《脉经》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不无摇惑,未敢遽辨。及见《纲目》之释人迎气口,亦云人迎在结喉两旁,足...

http://qihuangzhishu.com/801/15.htm

从中医学视角看医患沟通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可见问诊是医生的基本诊断手段,医患之间的信息沟通首先表现在医生通过“问诊”可以更全面地获取病情资料。所以医患交流的内容要求全面,不可遗漏重要线索,这一点从张介宾的《十问歌》便可管窥一二。内容全面...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69238.html

人迎气口_《诊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迎谓足阳明之脉,不可以言于手明矣。然上古诊法有三∶一取三部九候以诊通身之脉,一取太阴阳明以诊阴阳之脉,一取左右气口以诊脏腑之气。张介宾曰‘初见《脉经》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不无摇惑,未敢遽辨。及见《纲目》之释人迎气口,亦云人迎在结喉两旁,足...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4-13.html

秋季养生 拒燥入里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气两个方面。肺主呼吸之气,是强调肺有主司呼吸运动的生理作用,肺是体内外气体变换的场所。也就是说,肺从自然界吸入清气和呼出体内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新陈代谢。张介宾在《类经图翼》记载肺的生理状态:“虚如蜂窠,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494.html

膏滋方理论考源_膏药常识_【中医宝典】

...江浙一带,对江浙医家影响极大。肾命学派的代表医家薛己是吴中名医,孙一奎是皖南人但长期行医于江浙,赵献可、张介宾是浙江人,李中梓是江苏人,可见这一医学流派的医家和早期学术影响主要在江浙一带。膏滋方产生并流行于江浙一带的缘由在此。 (三) 要了解...

http://zhongyibaodian.com/gaoyao/a13028.html

第五章 第十节 名医的涌现(2)_民族中医壮医_【中医宝典】

...只传亲生子孙,外人不得而知。[清代光绪九年(1883年)《平南县志》] 程士超,号上达,清代军陵里竹山塘村人。禀性灵敏,自幼诵读经书无数,并能领会。因家境贫寒不能进考举人,便潜心学习艺术,四处云游,后遇名医星洲,即从之学医,并参考张介宾、...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145.html

膏滋方理论考源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据此阐述和发挥《内》《难》中有关“命门”的思想,创建了新的命门理论。 朱丹溪是浙江人,长期辗转于江浙一带,对江浙医家影响极大。肾命学派的代表医家薛己是吴中名医,孙一奎是皖南人但长期行医于江浙,赵献可、张介宾是浙江人,李中梓是江苏人,可见这一...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08.html

妊娠脉详细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征,即应考虑其可能为妊娠。 阴搏阳剐学说 《内经·素问·阴阳别论》日:“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搏阳别有两种解释: 1、阴指少阴,阳指阳邪这类学说以明·张介宾《类经》为代表。他认为:“阴,如口前手少阴也,或兼足少阴言也可口盖心主血,肾主子宫...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86.html

黄帝内经简介_【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明·吴崑《素问注》,明·张介宾《类经》,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高世栻《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黄元御《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张琦《素问释义》,周学海《内经评文》等...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65.html

共找到63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