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七节译文

...孟子说:“羞耻心对人至关重要,善于权变而乖巧人,表现不出羞耻心来。不因比不上别人而羞耻,怎么能赶上他人呢?” ...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56.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译文及注释

...译文 齐宣王问道:“别人都建议我拆毁明堂,究竟是拆毁好呢?还是不拆毁好呢?” 孟子回答说:“明堂是施行王政殿堂。大王如果想施行王政,就请不要拆毁它吧。” 宣王说:“可以把王政说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从前周文王治理岐山时候,对...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65.html

孟子·离娄章句下·第十节译文

...孟子说:“孔夫子不做过分事情。” ...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065.html

孔子故事:朱元璋怒敢孟子出孔庙_儒家_【文学360】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翻阅《孟子》。当他翻自卷四《离娄章》时,“龙心”大怒。因为这一章里,有这样一段话:“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称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称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称视君如寇仇’”。胆量好大孟轲...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987.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一节读解

...孟子之采取辞职行为方式,是因为他能“吾日三省吾身”,而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因而他既不能象子思一样安心,也不能象泄柳、申详一样安身,所以他必然就要拒绝那个想替齐王挽留孟子人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44.html

孟子·公孙丑章句下·第十二节读解

...孟子之采取辞职行为方式,是因为他能“吾日三省吾身”,而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因而他既不能象子思一样安心,也不能象泄柳、申详一样安身,所以他必然就要拒绝那个想替齐王挽留孟子人了。...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45.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四节读解

...春秋战国时期,大大小小上百个诸侯国,那些诸侯们、大夫们、官吏们大多是“无事而食”,或者是“无功而食”。他们拼命剥削、压榨人民百姓,吸取人民百姓血脂血膏,弄得人民百姓一贫如洗,贫病交迫。虽然孟子没有自比尧、舜、禹“虽欲耕,得乎?”“圣人之忧民如此...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55.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八节读解

...孟子所说土地方圆百里,“地非不足,而俭于百里”,就是西周时期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这个意思是说,并非没有土地,也不是土地不够分封,之所以一个诸侯只分封百里之地,其目的就是要使诸侯们不能够拥有太多土地和人民。换句话说,就是要使诸侯们不要有...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406.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十九节译文

...孟子说:“有侍奉君主一种人,他们侍奉君主就专以容色取宠;有安邦定国一种人,他们是以安定国家为乐事;有本性纯真一种人,他们发达可通行于天下而后才有天下通行;有一种人称为大人,他们是端正自己然后才认识到万物端正。” ...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69.html

《四书》作者四子简介(曾子、孔子、孟子、子思)_儒家_【文学360】

...《四书》作者简称为“四子”;四子是:曾子、孔子、孟子、子思;具体介绍如下: 一、曾子 曾子(前505~前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034.html

共找到847,6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