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丹《外科正宗》:磠砂、蟾酥、轻粉、丁香、蜈蚣、雄黄、朱砂、乳香、麝香、金顶砒。治疔毒走黄。【文献摘录】《唐本草》:「主治积聚,破结血,止痛下气,疗咳嗽宿冷,去恶肉,生好肌。」《本草衍义》:「去目翳弩肉。」《本草纲目》:「治噎膈症瘕,积痢,...
...三分,宜作散剂。外用适量。有毒,用量不可过大。【方剂举例】通顶散《圣惠方》:藜芦、黄连。外治诸风头痛。【文献摘录】《本经》:「蛊毒欬逆,泄痢肠澼,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别录》:「疗哕逆喉痹不通,鼻中瘜肉,马刀烂疮,不入汤用。」...
...,太冲,阳陵泉。 文献摘录 1)《针灸甲乙经》∶偏枯,风头痛,消渴,鼻衄。 2)《针灸大成》∶主头痛,惊风。 3)《医宗金鉴》∶主治臂腕五指疼痛。...
...厚朴、陈皮、甘草。治疟疾。【文献摘录】《本经》:「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胸中痰结,吐逆。」《本草纲目》:「常山、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又云:「常山、蜀漆,生用则上行必吐,酒蒸炒熟用则气稍缓,少用亦不至吐也。」...
...和藏医、蒙医、维医、傣医、朝鲜医等少数民族医学一样 , 壮医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些人以壮医无系统的文献史料为由 , 否认壮医的存在 , 这是必须 澄清的问题。诚然 , 壮医没有中医的《黄帝内经》、藏医的《四部医典》那样的经典著作 , 但是...
...标引工具使用说明标引工具是中华针灸信息系统的辅助部分。它辅助的对象主要是古代文献。每个学习中医针灸的朋友可能在学习中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名词的说法可能会有许多种说法,比如足少阳胆脉这个名词在古医籍中又可以有胆脉、足少阳脉、胆足...
...、乌药。治小便时下白,凝而如油,澄下如膏。【文献摘录】《本草纲目》:「萆薢之功,长于袪风湿,所以能治缓弱顽痹、遗浊、恶疮诸病之属风湿者。」《药品化义》:「性味淡薄,长于渗湿,带苦亦能降下,主治风寒湿痹,男子白浊,茎中作痛,女人白带。」...
...。【方剂举例】大腹皮散(《证治准绳》):大腹皮、木瓜、苏子、槟榔、荆芥穗、陈皮(去白)、紫苏叶、莱菔子、沉香、桑白皮、枳壳。治脚气肿满,小便不利。【文献摘录】《本草经疏》:「大腹皮即槟榔皮也。第槟榔性烈,破气最捷;腹皮性缓,下气稍迟。」《...
...佛手,辛、可、酸、温,气味清香,功能疏肝,且行肺胃气滞,又能化痰。虽疏肝之力逊于青皮,化痰之功弱于陈皮,然一物而兼理肺脾肝三经之气滞,平和而无燥烈之弊,是其所长焉。【文献摘录】《本草从新》:「理上焦之气而止呕,进中州之食而健脾。」...
...(原名二神丸)《本事方》:补骨脂、肉豆蔻。治脾肾阳虚、五更泄泻。【文献摘录】《药性本草》:「治男子腰疼膝冷囊湿,逐诸冷痹顽,止小便,腹中冷。」《本草纲目》:「治肾泄,通命门。」《本草备要》:「壮元阳,缩小便,膝冷痛,肾虚泄泻。」...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