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北魏医家(?-419年)。京兆鄠(今陕西户县)人。通方术,尤善医药,曾任太医令。治太宗头风得愈,因此见宠,赐爵成德侯。谥曰恭。子驴驹,袭爵,传其医术。...
...国子监主簿、 御史台、国子监主簿、旧正八品,《垂拱令》改。 掖庭令、宫闱令、上署令、 郊社、太乐、鼓吹、太医、太官、左藏令、乘黄、典客、上林、太仓、平准、常平、左尚、右尚、典牧。《武德令》有太庙、诸陵、典农、中尚、都水、常平。其左尚、典牧本中...
...话说济公同雷鸣、陈亮正在书房吃酒,议论李顺之事,忽然屋上像数十百人打架的声音,从后面配房直打到书房屋上。雷鸣、陈亮怕是强盗,或是沈雷兴党羽前来劫牢反狱,忙蹿身到庭中。阖署家丁人等,也各出外观看,见屋上并无踪迹,只听彼此垢骂争执。正在大家...
...,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人体经脉模型实物。 到了隋唐时期,针灸学发展成为专门学科,针灸著作倍增,内容丰富多彩,针灸被正式列入国家的医学教育课程,在太医署专设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针工和针生等职衔。北宋时期,医官王惟一考订腧穴主治,统一腧穴...
...已验神效。先服五苓散,用酒半盏,灯心、枣煎下青木香丸二十丸;次服煨姜、盐煎五积散;候平复再服沉香荜澄茄散。太学朱端尝病疝气,亲服神效,后传之数人,无不验者,四药皆太医局方。...
...宋代医官。清医,有名于时。政和(1111-1117)年间任中卫大夫,总辖修建明堂所医药提举、入内医官,编类《圣济经》提举太医学,政和六年(1116年),校勘《证类本草》,并为之作序。其子亦为翰林医官。...
...宋代医官。里籍欠详,尝任奉议郎药局提举、太医令、医学博士等官职。于大观年间(1107-1110年)奉敕与陈师文、陈承等人共同校注医书,并编《校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刊行于世,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元代医家。里贯欠详。尤精于外科,对痈疽疮疡外证有所研究,认为其证乃阴阳失和、气血凝滞所致。尝任医学博士、御药院外科太医。着有《外科精义》三卷,于中医外科颇多发明,为后世医家所重视。...
...五代时南唐医生。精于医术,尝为太医令。时烈祖因服食而喉中有痒疾,群医进药无效,服廷绍药而愈,所进乃“楮实汤”。另又以“姜豆汤”治宰相冯延己之脑痛病,亦皆药到病除。...
...杨继洲(1522-1619),名济时,浙江衢县人,祖父曾为太医,杨氏本人也长期在太医院任职,从事针灸临床四十余年。《针灸学菱。书刊以后,不仅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也有影响,现有英文、德文、法文等译本。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