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包括恶性淋巴瘤预防的主要措施应注意避免引起本病的发病因素。 1.预防病毒感染,如EB病毒、成人T淋巴细胞病毒、艾滋病毒等,在春秋季节防治感冒,加强自身防护,克服不良生活习惯。 2.去除环境因素,如避免接触各种射线及一些...
...肿大。脾脏呈轻、中度肿大多见,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及骨髓涂片可发现R-S细胞或淋巴瘤细胞。 6.恶性组织细胞病 临床表现有不明原因的发热、衰竭、全血细胞减少、肝脾大等,甚至脾脏可显著肿大,一般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涂片或淋巴结活检如能发现恶性...
...腺淋巴瘤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这是腺淋巴瘤所特有的。也有报告发生在颌下腺者,但这种情况有人认为仍发生在腮腺紧靠颌下腺的部分。可能与其组织来源有关。发生在腮腺内的,常见部位是腮腺的后份表面及其下极。腺淋巴瘤的发生率占涎腺肿瘤的6%,为大涎腺...
...恶性心包积液中约15%的病人发展成心包填塞症,约70%可在生前不增加心脏方面的症状。心包积液的症状主要由心排出量下降和静脉系统充血所致;症状的轻重又与起病的急缓有密切关系,急性者心包积液量较少(<250ml)时,即可出现较重的症状;而慢性...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于1972年由liebouw首先报告,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疾病,表现为坏死性肉芽肿和血管炎,病死率高,可达60%,通常在出现症状后14个月内死于泛发性肺部疾病和继发性感染。 最初认为本病是一种良性或淋巴瘤前期病损,担近年...
...诊断 确诊有赖于组织学活检(包括免疫组化检查及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查)。不仅可确诊,还可做出分型诊断,这对了解该病的恶性程度、估计预后及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都至关重要。 正确处理和固定活检物质对于正确诊断十分重要。正确处理活检物质可以做一系列...
...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受肿物影响可出现类似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出现传导阻滞、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恶性施万瘤早期可无症状,随肿瘤发展增大导致左心室流出、流入道梗阻而引发心前区疼痛或晕厥等临床表现。在肿瘤未侵犯心肌及...
...恶性胸膜间皮瘤病人男性多于女性(2∶1)。大多数病人在40~70岁之间,国外病人平均年龄60岁,我国只45.2岁。首发症状为胸痛、咳嗽和气短最常见,约10.2%病人以发热和出汗,3.2%病人以关节痛为主诉症状。由于膈肌受累及,胸痛可传导至...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决定于病理分型,原发肿瘤的部位和受累器官,疾病的早期或晚期等因素。最早的表现多是浅表淋巴结呈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常缺乏全身症状,进展较慢。约有60%原发于颈淋巴结,原发于锁骨上、腑下及腹股沟淋巴结的较少见。初起时,...
...西医治疗 大部分AIDS相关淋巴瘤属于高度恶性淋巴瘤,其组织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性(免疫母细胞变异型)或Burkitt样淋巴瘤。并且80%以上系统性淋巴瘤在发病时已为临床Ⅳ期。因此多数病人不宜用局部的手术和(或)放射治疗,而必须接受全身...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