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书籍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题解 《本草纲目》体例 《本草纲目》传播历程 《本草纲目》药物解说 《本草纲目》书籍影响 《本草纲目》重大贡献 《本草纲目》注释 ...

http://wenxue360.com/bcgm/archives/2822.html

十四经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即十二经(正经)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的合称。因为按照中医古代书籍的记述,在这十四条经脉中都有其直接连属的经穴,而在奇经八脉中的另外六条经脉并没有直接连属的经穴。...

http://qihuangzhishu.com/109/530.htm

黄连清膈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内外伤辨》黄连清膈丸治心肺间有热,及经中热。麦门冬(去心,一两) 黄连(去须,五钱) 鼠尾黄芩(净刮,三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温水送下,食后。 目录 《内外伤辨》黄连清膈丸 《内外伤辨》黄连清膈丸 ▼ 相关方剂 ...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huanglianqinggewan.html

道家书籍“丹头”词语解释_道家_【文学360】

...道家书籍“丹头”词语解释 丹头,在外丹而言,是指烧炼之时用作点化神丹的药物,如同点豆腐之卤水一般。 在内丹而言,是指用作点化全身阴质的先天清阳之炁。《翠虚篇·金丹诗诀》云:“丹头只是先天炁,炼作黄芽发玉英。”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68.html

道家书籍“丹”词语解释_道家_【文学360】

...道家书籍“丹”词语解释 丹,分为内丹和外丹。中华道家最早从事外丹烧炼,即用金石草木等物质炼丹,以为服食之用。 内丹名词来源于外丹,内丹是以人身三宝精炁神作为药物,在体内修炼成丹,又名大丹、圣胎、道胎、婴儿等。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78.html

除湿散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内外伤辨》除湿散治伤马乳并牛羊酪水,一切冷物。神曲(炒黄,一两) 茯苓(七钱) 车前子(炒香) 泽泻(以上各五钱) 半夏(汤洗) 干生姜(以上各三钱) 甘草(炙) 红花(以上各二钱)上同为极细末,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食前。 目录 《内...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chushisan.html

外伤诸疮_百病主治药_《本草纲目》完整版_本草纲目在线阅读

...外伤诸疮(漆疮冻疮皴疮灸疮汤火疮)【漆疮】蜀椒(洗。涂鼻孔,近漆亦不生疮。)芥苋薄荷山楂茱萸荷叶杉材黄栌柳叶铁浆新汲水(并洗。)韭(汁。)白菘(汁。)鸡肠草(汁。)蜀羊泉(汁。)井中苔、萍、蓝(汁。)贯众(末。)苦(末。)秫米(末。)无名...

http://zhongyibaodian.com/BCGM/waishangzhuchuang.html

道家书籍“黄芽”词语解释_道家_【文学360】

...道家书籍“黄芽”词语解释 先天一炁最初产生之时,其炁萌动,至微至细。仿佛种子入士之后,刚刚拱出的嫩芽,虽然微小,但是蕴含无限生机,故称“黄芽”。 其他异名甚多,如金芽、黍米、刀圭、一点、一粒、些子、丹头等,均言其极微小而极珍贵。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65.html

除湿益气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内外伤辨》除湿益气丸治伤湿面,心腹满闷,肢体沉重。枳实(麸炒黄色) 神曲(炒黄色) 黄芩(生用) 白术(以上各一两)萝卜子(炒熟去秽气,五钱) 红花(三分,是三钱分十也)上同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送下,量...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chushiyiqiwan.html

上二黄丸_中医方剂书籍汇集【中药方大全】

...《内外伤辨》上二黄丸治伤热食痞闷,兀兀欲吐,烦乱不安。黄芩(二两) 黄连(去须酒浸,一两) 升麻 柴胡(以上各三钱) 甘草(二钱)一方加枳实(麸炒,去穣,五钱)上为极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送下,食远,量所伤服之。...

http://zhongyaofangji.com/yaofang/shangerhuangwan.html

共找到178,3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