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沛然_三、理化检查指标用药依据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在当前中医临床工作中,现代医学诊断仪器等理化检查已广泛应用,这对提高诊断水平和进行疗效的观察随访起了一定的作用。当然,中医的治疗也不应局限于症状的改善和康复,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在辨证施治过程中如何处理理化检查指标用药依据的关系呢?经常...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qiupeiran/525-7-3.html

莫过度拔高“据脉断症”——胡心藻先生商榷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五脏气血的寒热虚实,进而识病辨证,审证求机,指导处方用药,推断预后。 反对过度拔高据脉断症 笔者旗帜鲜明地反对过度拔高据脉断症。准确地据脉断症并非评价中医师水平的标准,诊断水平高超不等同于医术高明。据脉断症疗效无直接关系。医生也许无法准确据...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5721.html

红糖 补虚驱寒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中医认为,红糖性温润、味甘甜,入肝、脾经,具有益气缓中、助脾化食、补血化瘀,还兼具散寒止痛作用。每当妇女月经期受寒导致经行不利、痛经、经色暗红兼腹冷痛等症,喝些红糖水往往效果较好。 产后贫血、血瘀腹痛、恶露不绝等症,吃些红糖或以红糖为药引...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109.html

期待新突破——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现状未来_【中医宝典】

...上有待于新的突破。 ■拆方研究 方剂是一个以中药饮片经配伍组成的治疗系统,无论从化学还是从泽泻的必要性。 必须强调的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必须走出单一具体方剂研究的局限。因为单一方剂研究只是研究了一个处方,对配伍规律研究不够全面,也不够充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370.html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汗法治银屑病案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继服上方。 5月13日三诊:自觉汗出部位增多,汗出处皮损明显好转。因面部出汗少,舌苔白腻甚,舌下暗,左脉细,右脉浮弱。先用麻杏苡甘汤加味去除湿邪为主,处方:麻黄10克,桂枝9克,杏仁6克,甘草5克,薏苡仁15克,僵蚕6克,蝉衣6克,小蓟...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089.html

炎炎夏日教你皮炎过招_皮肤病皮炎_【中医宝典】

...导致皮肤发红,出现红色小疹子和皮肤瘙痒。 汗液里代谢物的浓度大小直接关系到对皮肤的刺激程度。汗液里代谢废物的浓度高,皮肤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就强,反之则弱。汗液里代谢废物的浓度大小还出汗量的多少有关。当人体大量出汗时,汗液里的水分多,其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pifubing/b20151.html

地甲肿地克病的历史流行病学_《临床营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更明确地提出瘿病水土有密切的关系。唐代名医孙思邈(公元682年)所著的《千金翼方》中治瘿的方剂基本都含有海藻、昆布、海蛤等海产物,我们现在知道这些药材中含碘量都是很高的。他还有一个处方是用鹿靥(即鹿...

http://qihuangzhishu.com/1002/160.htm

金子久(1870-1921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实”,方药清灵甘淡,讲究炮制,善用药引。医案语多俪体,被《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收录。著有《金子久医案》(1927年)、《和缓遗风》、《问松堂医案》等。门人整理其学术经验,编成《金子久专辑》(1982年)。弟有壬,亦以医名。...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648.htm

处方举例_《理疗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1)大超短波 中号极 温热量 气距3-4cm 两肾区腹前对置,15-20分钟 每日1-2次 共12次。适应证:急性肾炎、急性肾功衰竭(2)大超短波 中号极 微热量 气距3-4cm右下胸前后对置 12-15分钟 每日1-2次 12次...

http://qihuangzhishu.com/993/94.htm

药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中药学名词,指引经药。又称引经报使。为方剂配伍中的使药。有些药物对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有特殊作用,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如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喉咽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牛膝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841.htm

共找到287,39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