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区的基本特征_《预防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术】

...的自然环境中存在着引起该种地方病的自然因子。地方病的发病与病区环境中人体必需元素的过剩、缺乏或失调密切相关,或在疫区存在着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昆虫媒介和动物宿主的生长繁殖条件。健康人进入地方病区同样有患病可能,且属于危险人群...

http://qihuangzhishu.com/960/39.htm

五行学说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 五行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如:①肝木乘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②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588.html

独活酒方——脚气_【中医宝典】

...《太平圣惠方》 【配方】独活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二两半。 【制法】上二味,剉如麻豆大,盛以绢袋,内瓷瓶中,以醇酒五升浸密封,日后旋取。 【主治】治脚气久虚,脉沉细缓弱。 【用法】从一合饮,加至半盏,长令体中酒气相接,未...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351.html

春秋战国时期初具体系的医学理论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分布、形态、运行及其机能等的中医生理学说。这一学说发端于春秋,形成于战国。集中地体现在《内经》一书中。《内经》把人体内的一切精微物质统称为“气”。进而又把“气”区分为性质各异的六种。分别称之为“精”狭义、“津”、“液”"、“血”、“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5.html

疳疮-外科理例_《古今医统大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与便毒所致相同,内服亦须龙胆泻肝汤数帖,方可用外药。鸡内金一钱 轻粉五分 冰片 绿豆五分上为极细末,先用茶盐洗疮口,拭干上药,一日二次,愈。胡黄连散 治疳疮极效。胡黄连一钱 五倍子五分 孩儿茶二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tongdaquan/336-97-11.html

诊法_《中国医籍考》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见。〔脉书训解〕卷 未见澹生堂书目曰。宋刘元宾撰。明刘裕德解。〔许氏叔微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佚许叔微曰。大抵仲景脉法。论伤寒与杂脉法异。故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百证歌注又曰。予尝撰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故知治伤寒,当以仲景脉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jikao/485-21-1.html

妇人妊娠脉证并治第二十条、方九首_《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也.张氏医通云.此即所谓恶阻也.先因脾胃虚弱.津液留停.蓄为痰饮.至妊二月之后.浊阴上冲.中焦不胜其逆.痰饮遂涌.中寒乃起.故用干姜止寒.人参补虚.半夏生姜治痰散逆也.干姜人参半夏丸方干姜 人参各一两 半夏二两味.末.以生...

http://zhongyibaodian.com/jinkuiyuhanyaolvejiyi/626-11-1.html

刺灸通论刺虚实刺寒热入治寒热法_《医学纲目》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邪循正气所出入也。未睹其疾,恶知其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经之疾也。恶知其原者,先知何经之所取之处也。微,在速迟。速迟者,疾徐之意也。粗守关,上守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往来也。上守者,知守气也。...

http://qihuangzhishu.com/335/44.htm

牛膝酒——脚气_【中医宝典】

...《普济方》 【配方】生地黄各半斤洗净控干曝两日。 【制法】上捣如泥,作团,以纸裹,外以黄泥固济,微火炙令泥有裂处,待干,即于地炉中灰火养半日,次以灰火渐渐烧,加至火斤,烧一伏时,取出候冷,去泥纸罗为散。 【主治】治脚气极冷,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347.html

音奇_《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取伏翼蝙蝠是也烧灰研细末,粥饮调下半钱.日.若炙令香熟.嚼烂哺儿.亦效.如得重一斤者尤佳.又得黄精自然汁.涂炙.最良.又方 治如前.取伯劳鸟毛.与儿带又名博劳,又名 ...

http://zhongyibaodian.com/xiaoerweishengzongweilunfang/628-22-4.html

共找到639,03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