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解析--洪脉主病_【中医宝典】

...脉象:洪脉之象,浮大有力,以大为主要特征。 洪脉古称曰钩,后世以洪脉相称,钩逐渐被洪脉所取代。为什么古代将洪脉称为钩?关于钩含义是什么?遍查各书,均无满意解释。余意度之,洪脉盛大,来时如洪波涌起。波涛奔涌之时,浪头前曲,其状如钩,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951.html

大法_《伤寒寻源》_中医伤寒书籍_【岐黄之术】

...自王叔和脉经而后.宋之崔嘉彦.明之李时珍.其诀皆盛行于世.然皆繁琐莫得其要领.仲景.有最要一字诀曰缓.仲景云.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此名曰缓.缓则不疾不徐.以周行于营卫之间.无太过.亦无不及.因推及太过之....

http://qihuangzhishu.com/725/15.htm

三根手指辨健康——中医奥秘_【中医宝典】

...,所以脏腑气血盛衰都可以反映于寸口。 “小姑娘,你轻轻摸话,感觉不明显,需要用点力才能摸到,这叫做沉,《脉经》总结,最终寸口诊法被后世医家普遍采用。 究其原因,王天芳说,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原穴所在之处,为之大会,而“肺朝百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1989.html

心理保健二十_【中医宝典】

...来解决各类问题。这可以培养你创造力。 积极探奇。对新鲜奇特、未知事物,要喜欢它,接近它,研究它,掌握它。 永不满足。对知识获取要永不满足。每天工作表要安排满当,使自己生活充实丰富。 扩大交际。广交朋友,乐为大家办好事,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1.html

总论_《诊家正眼》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且迟且软也。曰格者,人迎倍大也。曰关者,气口倍大也。此二者,后世不能深维《内经》之旨,而误作病名,不知病因而得名也。曰溢者,自寸口上越鱼际,气有余也。曰覆者,自尺部下达臂间,血有余也。如仲景论,曰纵者,水乘火,金乘木也。曰横者,火乘水...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azhengyan/801-5-29.html

寸口人迎_《四圣心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寸口人迎之,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http://zhongyibaodian.com/sishengxinyuan/1296-16-2.html

中医药存在价值思考_【中医宝典】

...,这其中包括某些教授、博士,还有一些自称是中医专业本科生;二是在辩论中让我们发现中医不足,真正发展与完善中医药,认识到中医药存在价值。 人们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历史上贬低、怀疑甚至否定中医,最初恰恰是西医。清末维新运动时,有人开始...

http://zhongyibaodian.com/zs/50466.html

中医脉象之革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在《伤寒论·平脉法》上说:“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金匮要略》文同。《脉经》在革脉脉形说解中存在一个很明显错误.就是以牢为革,说:“革有似沉状,实大而长微弦。”在今本《脉经》此文下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30.html

受妊_《女科切要》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两尺微而带数,两寸浮大两关滑;身中无热亦洪,此是妇女胎。...

http://qihuangzhishu.com/835/21.htm

诊里误区_【中医宝典】

...中医以三指搭,从患者脉象中诊断病情,经过长期医学实践已证实其科学性。但随着一些中医师西化,及一些患者对神化,常常对诊认识存在着误区。 一是有些中医,自我贬低中医诊。他们对博大精深中医学理论学而不精,认为切脉只是象征性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6907.html

共找到923,37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