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机与针灸问对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诸家针灸书,日积月累,编撰而成,名曰针灸问对针灸问对全书共设有八十四个问题,且自问自答,既有内经古代经典医著及医家关于针灸学论述,也有汪机个人见解及评述,以内经难经著作内容占其半数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汪氏...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74.html

文献学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临症各科辨证,方剂配伍、药物性能及用途以及有关治疗方法章句注释,出处考证等,均做了较深入研究,并于1975年整理成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武威汉代医简。1973年,又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幕出土了一大批帛书或竹简古医书,经研究,该墓葬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62.htm

河北医学史上名家_【中医宝典】

...对黄帝内经中的病证分别据证处方,成为发挥黄帝内经杂病证治开山者。其对杂病辨治,不拘一格,寒热温凉攻补之法,各选其宜,所创诸方,亦多为后世取法,为杂病学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元素 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对前人有关脏腑辨证理论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0627.html

中医词典拼音Z:第十四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等。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一部针灸著作,也是研究黄帝内经古传本重要文献。本书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在针灸学发展上起了重要推动作用。从文献学角度...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1-14.html

内经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解释,王冰理解为“气蓄于上,故心满,下虚上盛,故气泄出”。其他对内经很有研究医家吴昆、马莳,张介宾等均未对此作出解释,张志聪则对王注提出异议,认为“善气者,太息也。心系急,则气道约,故太息以伸出之”。其解说明确指出“善气”是善太息,...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76.htm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九卷。明·王九达辑注。刊于1628年。本书是将素问灵枢内容分类合编而成。共分摄生、藏象、经度、运气、脉候、色诊、病能、论治、针刺九类,在各篇原文之后均有题解及注释。是分类研究内经著作之一,对于学习内经者同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69/695.htm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合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九卷。明·王九达辑注。刊于1628年。本书是将素问灵枢内容分类合编而成。共分摄生、藏象、经度、运气、脉候、色诊、病能、论治、针刺九类,在各篇原文之后均有题解及注释。是分类研究内经著作之一,对于学习内经者同类...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886.htm

理论体系初步形成时期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食物成分。所以说黄帝内经一书,为后世饮食疗养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食药结合典籍出现,神农本草经成就随着医学发展,本草学也有了发展。据考证,神农本草经编辑成书约在汉代,是我国现存最早一部药物学著作。在神农本草经中,作为药物...

http://qihuangzhishu.com/484/10.htm

三易洞玑中的中医理论_中医辩证_【中医宝典】

...有关传统生命科学认识,特别是有关中医理论见解,颇有亮点内容。 关于藏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学说,是在象数易学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内经无疑是多个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bianzheng/a11324.html

酉阳杂俎中的外来药_【中医宝典】

...□ 单健民 江苏省阜宁县中医院 中国笔记著作源远流长,典藏丰富,在传统文史古籍中占有一席之地。它包罗文化内涵,十分广博,是知识与智慧总结。至今仍能给人以有益启迪和借鉴。唐代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堪称为代表作之一。鲁迅先生评之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9792.html

共找到1,085,85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