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怪鬼胎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胎变幻最多,《脉经》总以阴阳嘘吸停匀为主。乃近尝有细弱而两旁涣散有晕,一息五至以上,来盛去衰,仅以浮中之候,重按即空,细审举按之间,指下微见滑疾,全似血虚气燥之。此血虚有热之妇,一二月之孕多见之。若专据,不知为孕也,亦必以甘酸之剂...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7-21.html

张锡纯发微_【中医宝典】

...近代名医张锡纯著《茵陈,可谓是顺从肝之特性,充分体现张氏对肝认识与研究至深之理。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91.html

总按不同_《读医随笔》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有单、总按不同者,或单强,总按弱也;或单弱,总按强也;或单细,总按;或单大,总按细也。凡单按弱总按强者,此必其脉弦滑,一指单按,气行自畅,无所搏激;三指总按,则所按之部位大,气行不畅,而搏激矣。此本强,而总按更强于单按也。单...

http://zhongyibaodian.com/duyisuibi/683-7-1.html

寸口尺诸病_《类经》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中气滞,紧则邪有余,故为胀也。)臂多青脉曰脱血。(血脱则气去,气去则寒凝,凝泣则青黑,故臂见青色。言臂则他可知矣,即尺之义。)尺缓涩,谓之解 。(尺主阴分,缓为气衰,涩为血少,故当病解 。解 者,困倦难状之名也。 音迹。)安卧盛,谓之脱...

http://qihuangzhishu.com/481/68.htm

辨_《三指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脉经》曰∶七者,一静其心,存其神也;二忘外意,无思虑也;三均呼吸,定其气也;四轻指于皮肤之间;探其腑也;五稍重指于肌肉之际,取其胃气也;六再重指于骨上,取其脏也;七详察之往来也。据《脉经》所说,指临时言。以余诀之,用功不在临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sanzhichan/786-5-37.html

病因学和诊断学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病因的性质,对于病因学理论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成为后世医学进行病因分类的依据。(二)诊断学上的创新在宋代有重要进步,产生了几部学或以学为主的诊断学专著,如崔嘉彦的《诀》、刘开的《诀》和施发的《察病指南》等,这些著作为普及和发展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77.htm

《伤寒论》中“腹”的认识_【中医宝典】

...一定要及时触按,查其病所。要结合临床症状加以综合,四相参,才能确定病所,明了疾病性质,了解病邪轻重,做到定性、定位的正确诊断,治疗才能有的放矢。 2 中医腹部按可与现代医学触、叩诊结合进行 中医腹部按内容丰富实用,通过按可知腹部脏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076.html

扁鹊诸反逆死要诀_《备急千金要方》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羸人脉躁者死。 人身涩而来往滑者死。人身滑而来往涩者死。 人身小而往来大者死。 人身大而来往小者死。 人身短而来往长者死。 人身长而来往短者死。 尺上应寸口太迟者半日死。(《脉经》云∶尺不应寸时如驰,半日死。) 五脏六腑...

http://zhongyibaodian.com/beijiqianjinyaofang549/221-31-14.html

人迎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终始篇》云:“人迎与太阴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即知手太阴无人迎也。又《素问》第五卷云:“胃管痈,岐伯曰:当得胃沉细,胃沉细者气逆,气逆者人迎甚盛,盛则热,人迎者胃也,逆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管为痈。”此经所言人迎、寸口之处数...

http://qihuangzhishu.com/106/65.htm

虚实_《黄帝内经太素》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知之?答曰:所谓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恇然也。虚者,不象阴也。恇,偘方反,怯也。谓行步虚怯然也。重虚者何以知其候也?膻中气虚不足,令人无言志定。得尺虚者,阴气不足,腰脚有病,故行步不正也。得寸口之虚,则手太阴肺虚,阴气不足...

http://qihuangzhishu.com/106/73.htm

共找到104,48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