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章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学四种》之一。二卷。清·周学海章句。作者以《伤寒论》中辨、平脉法为诊法之正宗,指出:“辨、平脉、仲景论百病之也,不专于伤寒。”遂检阅四、五种刊本的辨、平脉法原文加以校订。摒去旧注,重予详细注释,复加按语...

http://qihuangzhishu.com/166/739.htm

《辨章句》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学四种》之一。二卷。清·周学海章句。作者以《伤寒论》中辨、平脉法为诊法之正宗,指出:“辨、平脉、仲景论百病之也,不专于伤寒。”遂检阅四、五种刊本的辨、平脉法原文加以校订。摒去旧注,重予详细注释,复加按语...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15.htm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杂病论》,把病、、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

http://qihuangzhishu.com/92/2.htm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伤寒杂病论》,把病、、证、治结合起来,作出了诊病、辨证、论治的规范。与此同时,著名医家华佗的《中藏经》也记载了丰富的诊病经验,以论、论病、论脏腑寒热虚实、生化顺逆之法著名。西晋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最早的学专著,既阐明脉理,又分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1-1.html

华佗在医学上的伟大贡献_【中医宝典】

...),当时,河南、安檄、江苏一带是魏、蜀、吴三国相争的战略要地,连年的战祸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灾难,除瘟疫流行外,还带来了外伤疾病。由于缺乏麻醉药,外伤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十分痛苦。华佗根据《中藏经》以及《玄门诀内照图》、《华佗方》等,都是后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57.html

_《张氏医通》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小儿三岁以内。看虎口食指寅卯辰三关。以验其病。纹从寅关起。不至卯关者易已。若连卯关者难愈。若寅侵卯。卯侵过辰者最剧。其纹见五色。如因惊必青。热则赤。风热泻利色紫。当以类推之。又纹色显而有萦纡者。为有胃气。易治。纹色细淡而直如刀刃者。乃...

http://zhongyibaodian.com/zhangshiyitong/495-24-1.html

杂病_《医学入门》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心数命难存。中寒紧涩,阴阳俱盛,当无汗,有汗伤命。阳紧,寒在上焦作吐;阴紧,寒在下焦自利;阴阳俱紧,上下皆受寒也,当无汗,反自汗者,亡阳不治。伤风之,阳浮阴弱,邪在六经,或弦而数。阳浮,卫中风也;阴弱,荣气弱也。邪在六经者俱弦。暑伤...

http://qihuangzhishu.com/346/44.htm

治中恶灸刺(猝死客忤尸厥等附)_《圣济总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胃脘穴,主中恶,甲乙经云∶一名太仓,胃募也,在上脘下一寸,居蔽骨脐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宜灸三壮,又千金翼治中恶欲死,不知人,灸足大趾横纹,随年壮,左右同。猝死中恶,灸两足大趾爪甲聚毛甲中,七壮,此华佗,又云∶三七壮,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shengjizonglu/122-207-12.html

简便易行的中医情志生克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五行都可依此类推。 情志生克,是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另一种情志的治疗方法。例如,“喜胜悲”即火克金,是以高兴的事来战胜悲伤;“悲胜怒”即金克木,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怒胜思”即木克土,是用激怒的方法来打通思虑纠结;“思胜恐”即土克...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9705.html

简便易行的中医情志生克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眩晕等症状,称之“水不涵木”、“子病及母”。五行都可依此类推。 情志生克,是用一种情志去纠正相应所胜的另一种情志的治疗方法。例如,“喜胜悲”即火克金,是以高兴的事来战胜悲伤;“悲胜怒”即金克木,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怒胜...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07.html

共找到159,4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