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_《读随笔》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读随笔》者,学海之所以备遗忘也,意在温故以求新,实无新意之可采。徒以同志传诵也,先治脉,次治药。脉有《脉义简摩》、《诊家直诀》之刻;药以亲尝未遍,不敢臆说,久未成书。若夫病证众矣,治法繁矣,虽古之名医,犹不能以一身尽历天下之病变也,...

http://qihuangzhishu.com/683/2.htm

(走方医)_史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方法治病效。但也混杂看一些借行骗的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581.html

而今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全诗赏析

...出自: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原文如下: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赏析 全词通过回顾少年时不知愁苦,衬托“而今”深深领略了愁苦的滋味,却又...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392.html

张序_《医林改错》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仁术也。乃或术而不仁,则贪足以误世;或仁而无术,则庸医足以杀人。古云不服药为中医,盖诚虑乎之仁术难兼也,至于稍读方书,即行市道,全无仁术,奚以医为?余来粤数年,目击此辈甚众,辄有慨乎其中。每遇救急良方,不惜捐赀购送。今放癸丑四月,...

http://qihuangzhishu.com/163/2.htm

景芳精誉禾城,擅治口齿数许敬_【中医宝典】

...嘉兴,地处吴越接壤,水陆交通畅达,物产丰富,商贾云集,文工团人荟萃,故自古名医辈出。迄至明代,建都金陵(今南京市)以后,吴、越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医药学的相互渗透,造就了一批有有见的医家,其中父子二代均为御医的许景芳、许敬,堪称为最。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74.html

便的解释_便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隨便。 金瓶梅.第七十三回:「吳月娘在上房擺茶,眾姊妹都在一處陪侍。須臾吃了茶,各人都取便坐了。」 紅樓夢.第五十五回:「鳳丫頭在外頭他們還有個怕懼,如今他們又該便了。」 其方便。 如:「將標語印成小冊,便宣傳。」...

http://hanwen360.com/c/26650.html

医者自之医方_《》_中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须善学人也,自之第二方也。学医最忌先看本草与各方书,一经寓目,即可略药品,聊记汤头,凑杂成方,于天地阴阳五运六气,全无理会,于人身经络脏腑、病机脉情,毫无觉察。一遇病者,遂觉技痒,为之延医,偶然幸中,自鸣得意。人有见之,亦谓知,于是误...

http://qihuangzhishu.com/291/9.htm

序二_《经国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遗文错简.后学专方而惑意.幸唐太仆令王冰重整其义.启大法之幽玄.释神运之奥妙.析理于至真之中.俾学人遇诸审脉.用药去病.根本无贬损之道明矣.而其为法.制胜伐其势.资化助其生.扶危定乱之功.本诸经论.知气病.治理得焉.嗟乎学必本于经.病必...

http://zhongyibaodian.com/yijingguoxiao/941-5-0.html

漫话铃_【中医宝典】

...清代名医赵学敏与老铃赵柏云所著记载铃医疗经验的书籍《串雅》中写道:“走有三字决,一曰贱,药物不贵也;二曰验,以下咽即能去病也;三曰便,山林僻邑仓卒即有。……走有四验以坚信流俗:一牙、二点痣、三走翳、四捉虫。 由于铃周游四方行医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868.html

讨的解释_讨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索取。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相公陸行,必用腳力。還是拿鈞帖到縣馹討?還是自家用錢雇賃?」 水滸傳.第三十六回:「猛可思量起來,討公文看了,纔知道是哥哥。」 取回、贖回。 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一折:「小二哥,我將這口劍...

http://hanwen360.com/c/26658.html

共找到166,1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