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身,未达《内经》之专。若二李者(濒湖、士材)将前人所流传之脉,依样画葫芦,演成诗句,字字晓畅。叔和而后,幸有传人,究未得平脉诀,医无权度,殊失《内经》以平人定脉之旨。是编揆之前哲,虽则别开生面,实亦不过发明《内经》及《难经》、《脉经》之义...
...卷;1853年,辑《潜斋简效方》一卷(后附《潜斋医话》);1854年,纂《四科简要方》四卷,并有《汇刊经验方》等。《王氏医案》即《回春录》、《仁术志》合编,仿编年之例,自1824年至1857年,为初、续、三等三集,《归砚录》卷四则为医案第四...
...一、董奉(220~280)董奉,字君异,侯官(今福建长乐)人。少时治医学,医术高明,与南阳张机、谯郡华佗齐名,并称“建安三神区”。如当时交州刺史吴士燮病危,延董奉诊治,以三丸药纳之口中,以水灌之,并使人捧、摇其头,经抢救而愈。董氏医德高尚...
...东方文化发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国独特理论框架,及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撞击及西医的传入,出现两个分明的层次,在东西方医学交汇中呈现复杂多态的状态。 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形成了医学的雏形。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
...位置,近几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荣获了“中国首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海南省最具社会价值十大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诲人不倦 甘当人梯作为教授与硕士生导师,张永杰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钤方》22卷,该书以医经为本,详列外感内伤诸病,尤重骨伤科,在体例上以脉、病、因、证、治为“五事’,钤而为图,贯穿彼此,互为发明,使人一目了然。与李仲南不同,危亦林是医学世家,他积祖传五世分科习业的经验,撰成《世医得效方》19卷。在该书中...
...宗工寒家医学溯自唐都察院,竹隐公避居苕濠,藉医济世,代有传人,入志乘者不鲜。咏为先胞伯晓五公第七弟子侍诊十年,其时就诊者户限几穿,门墙甚盛,见多识广,济以经书,知认证当以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字辨别的确,方可称为有道之士。更于一发千钧之际,能下...
...宗工寒家医学溯自唐都察院,竹隐公避居苕濠,藉医济世,代有传人,入志乘者不鲜。咏为先胞伯晓五公第七弟子侍诊十年,其时就诊者户限几穿,门墙甚盛,见多识广,济以经书,知认证当以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字辨别的确,方可称为有道之士。更于一发千钧之际,能下...
...证治准绳》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
...》44卷,《医论》4卷,《医辨》4卷,《胤产全书》1卷,《医镜》,辑有《古代医统正脉全书》,含书44种,由吴勉学校刊,王氏所著《郁冈斋至麈》(1602),为读书见闻扎记,有十之三、四为医学内容,并记述有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此外,还撰有《〈尚书...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