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师王绍隆所传授的脉学见解,联系各科病症,阐述脉理、治法。内容比较详备。1928年上海中华新教育社重印此书时,删去原书最后二卷(“医范”和“病则”),全书改为十二卷,并将原书各卷所述方药予以集中,另编附方一卷,书名改为《崔真人脉诀详解》。现存...
...说起学切脉,老师们在讲课时必定要把《内经》中的“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以及王叔和《诊家枢要》中指出:“大抵提纲之要,不出浮沉、迟数、滑涩之六脉也。”由此六脉切起,...
...李杲字明之。镇人也。世以货雄乡里。杲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不数年尽传其业。家即富浓,无事于技。操有余以自重。人不敢以医名之。大夫士或病。其资性高謇。少所降屈。非危急之病。不敢谒也。其学于伤寒痈疽眼目病为尤长。...
...遗文错简.后学专方而惑意.幸唐太仆令王冰重整其义.启大法之幽玄.释神运之奥妙.析理于至真之中.俾学人遇诸审脉.用药去病.根本无贬损医之道明矣.而其为法.制胜伐其势.资化助其生.扶危定乱之功.本诸经论.知气识病.治理得焉.嗟乎学必本于经.病必...
...痛痒相关矣!故医虽小道而所系甚重,略一举手人之生死因之,可不儆惧乎哉!近年以来,叠遭兵火,老成多半凋残,学医者纷纷日起,吾恐其无有师承而果于自用也。故于拙刻《医醇剩义》中先标一“醇”字,此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之谓。若仅如是,浅陋而已矣,庸劣...
...中国博物馆工作者就已经提出:“倘今后几百科学,各设专馆,搜集实物,以资稽考,则学子之所诵习者,可以目验,一国富强,民情风俗,以及现代科学之沿革及其应用,俱能一目了然,供其参观。”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医史博物馆,创办于1938年,1959年归...
...症状是疾病和/或证候的临床表现,是组成疾病和/或证候的临床要素,要进行辨证识病,必须从症状人手进行分析判断。内科疾病症状学是研究和描述症状的基本病机,症状的临床特征所反应的病机差异性和与相关症状、体征、舌脉组合出现时所反应的病机,从而为...
...阳。梦阳大嗟赏。访之吹台。濂自此声驰河雒间。既罢归。益肆力于学。遂以古文名于时。初受知梦阳。后不屑附和。里居四十余年。着述甚富。四库全书提要曰。医史十卷。明李濂撰。是编采录古来名医。自左传医和以下。迄元李杲。见于史传者。五十五人。又采诸家...
...国朝钦定《四库全书》,经史子集三十六万卷,其未入《四库》以及后出、昭昭在人耳目者,不知凡几。虽未遍观尽识,而流览涉猎,要多不可磨灭。然自四子九经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外,大都各成一家言而已。方今四海交通,朝命翻译欧西、东洋各国书籍,以为...
...癌瘤学是研究癌瘤的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的专门学科。建国以来,我国在癌瘤的防治方面,医务界作了大量的工作,出现了不少的新苗头。初步探索出一些治疗经验,使许多病人症状减轻或痊愈。但是,我们对于癌瘤的形成原因和病机等,还了解的不够,还未能总结...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