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切要全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名。六卷。清·王锡鑫等撰。刊于1847年。多为医学门径学。共六种:包括王氏所撰《医学切要》、《眼科切要》、《痘科切要》、《外科切要》、《奇方纂要》及清·黄为良撰《医学统一》。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606.htm

医学切要全集》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学丛书名。六卷。清·王锡鑫等撰。刊于1847年。多为医学门径学。共六种:包括王氏所撰《医学切要》、《眼科切要》、《痘科切要》、《外科切要》、《奇方纂要》及清·黄为良撰《医学统一》。现存清刻本。...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45.htm

明代中外医学交流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中朝医学交流在明代,朝鲜李朝政府重视医药卫生,常聘中国医生前往诊病教授,并派本国医生到中国求教,收集并列行中国医书。鼓励输入中国药材,推行“乡药化”。这一时期中朝医药交流十分活跃,呈现出中朝医学融和景象。洪武间,中国闽中道士杨宗真去...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64.htm

试析对中医之气的理解中的思维方式_【中医宝典】

...作者:李婷,陈晓东 摘 要: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国古代的概念,难免会出现偏差,将气定义为物质就是一典型范例。其原因在于对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的定义过程中完全抛弃了中国哲学或传统文化固有的思维方式。通过运用中国古典的非对象的、唯象的思维方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921.html

复方在中西医学中的不同命运_【中医宝典】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西两种医学体系自古都曾运用复方,又对复方各有不同的理解。 1937年6月19日,一位叫做琼娜·斯提文斯夫人的英国“化学家”,从《伦敦杂志》得到一笔五千金镑的奖金,这是由于她公开了一张“治好首相渥尔波的胆石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4410.html

中医药学术团体的建立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鸦片战争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我国,中医药学受到冲击和排斥。为了振兴、发展改进中医学术,二十世纪初叶,南北各地相继创办中医学会和医药学术团体。1902年,余伯陶、李平书、陈莲舫、蔡小香、春圃等发起组织“上海医会”。并于1906年6月成立“...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4.htm

中医药学的文明史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东方文化发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国独特理论框架,及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撞击及西医的传入,出现两个分明的层次,在东西方医学交汇中呈现复杂多态的状态。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形成了医学的雏形。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整个...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4.htm

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两大学派_【中医宝典】

...藏医的学说——西藏医学史上的两大学派 约自公元十五世纪开始在西藏的医学史上形成了北方派和南方派如同日月的两大学派。 这两大学派都坚持《四部医典》的总纲和理论,利用各自的智慧,予以校订,进行广泛的阐释。同时结合自己的具体特点,对独特的经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77.html

《皇汉医学》原文-出自《三闲集》_【鲁迅全集】

...“皇汉医学” 革命成功〔2〕之后,“国术”“国技”“国花”“国医”闹得乌烟瘴气之时,日本人汤本求真做的《皇汉医学》〔3〕译本也将乘时出版了。广告〔4〕上这样说——“日医汤本求真氏于明治三十四年卒业金泽医学专门学校后应世多年觉中西医术...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183.html

生理学与医学的关系_《生理学》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生理学的发展与医学的密切联系。在医疗实践中和对人体的一般观察中积累了关于人体生理功能的许多知识,更通过对于人体和动物的实验分析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这些生理功能的内在机制和相互关系,逐渐形成关于人和动物机体功能的系统性理论科学。医学中关于...

http://qihuangzhishu.com/950/4.htm

共找到42,4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