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医家。字晓澜。江苏如皋人。业儒。屡困秋试,后攻医学。临证多验,颇负医名。弟子录其医案、验方,辑《吴门治验录》四卷(1822年)。又重订《灵兰要览》,更名《重订灵兰要览》、费养庄之《幼科金鉴》等书。另着《良方汇集》(1825年刊行)。...
...清代医学家。字止轩。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少习儒,后改习医,广搜医籍勤研读之。光绪十九年(1893年)疟疾流行,诸医投药小柴胡汤无效,韩氏由研读叶香岩疟案,悟得当时医家执正疟之治时感疟,以致无效,或轻病变重,重病至死。经潜心研究实践,纂成...
...方论,大半不标名姓。然亦每多偏僻处。学人宜详辨之。〔伤寒大成〕未见按上见于吴县志。〔陆氏(圻)伤寒捷书〕海宁续目二卷 未见〔何氏(镇)伤寒或问〕未见按上见于本草纲目必读类纂。〔邵氏(三山)伤寒辨略〕未见尤侗序曰。语有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要则〕三卷 存自序略曰。医者。理也。意也。实难言也。天地之道虽大。无非一理。医之治病。惟能意会。何所不通。然理之玄奥难明。而意会之微妙莫测。是非易言也。古之轩辕,幼而聪慧。长而神明。怀圣人之资。抱经纬之才。忱黎庶之疾苦。乃与岐伯等更相问难。...
...之俗医。问以王氏书。则皆诵脉诀以对。蜀人史堪以儒生名能医。其所着方书。脾胃条。引脉诀中语。而议之曰。此叔和知之而未尽也,予每叹曰。冤哉叔和。如史载之之工。尚引诀而罪经。余又何怪焉。因思今世俗医。知有朱氏伤寒百问。而不知有伤寒论。俗儒知诵时文...
...玉函经〕三卷 存〔黎氏(民寿)广成先生玉函经解〕三卷 存〔直鲁古脉诀〕佚按上见于辽史本传。〔萧氏(世基)脉粹〕读书后志一卷 佚赵希弁曰。上皇朝萧世基撰。世基尝阅素问。及历代医经。患其难知。因缀缉成一编,治平中姚谊序之。〔刘氏(元宾)脉要新括...
...明理。医不足以名世。凡庸肤浅。务乎此而遗乎此者也。曷克以称上意邪。虽然。睿命不敢不遵。驽钝不可不效。是以忘其固陋。集古名医外科诸书。谨择其药与证对。而随患用巧者。根据选要条例。裒成二卷。名曰外科集验方。上尘睿览,夫疾之愈不愈。医之良不良。系...
...我国的朝鲜族人口由1907年的8万猛增至30多万,医疗卫生主要以朝鲜族民间东医及其医书的传入和本地草医、针灸医队伍形成为特征时期。此时,已从朝鲜传入了很多医著,如《东医宝鉴》《东医寿世保元》草稿,1901年由门徒们整理遗稿方刊行于世。共4卷...
...人口由1907年的8万猛增至30多万,医疗卫生主要以朝鲜族民间东医及其医书的传入和本地草医、针灸医队伍形成为特征时期。此时,已从朝鲜传入了很多医著,如《东医宝鉴》《东医寿世保元》草稿,1901年由门徒们整理遗稿方刊行于世。共4卷,625条。...
...隐。先生出其后。学迈凡伦。余传其秘奥。道遂行。爰售知抚院藩臬郡邑诸公。岁辛未代巡虬峰孙公亦效。公改巡江右。征往讲医论道。历三时以归。归则先生即世矣。不获启手足。心犹痛焉,人亡书亦散亡矣。购其遗得一书。曰脏腑证治图说人镜经。尽采素灵十二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