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诊:3剂未尽,热即渐退,今来诊时全身红疹亦退,口微渴,舌偏红苔薄黄,脉浮滑。处方:玄参30克,丹皮10克,大青叶10克,竹叶10克,连翘10克,金银花10克,僵蚕10克,蝉蜕6克,荆芥10克,牛蒡子6克,桔梗6克,甘草6克,芦根30克。5...
...潜伏期为10~14天。严重感染或输血感染者可短至6天;被动免疫或接种疫苗者,可长达3~4周。本病典型经过分三期。(一)前驱期 又称出疹前驱期,持续2~4天,但体弱,重症或滥用退热剂者可延至7~8天。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急起发热,咳嗽、...
...发热无一定规律某些发热性疾病有其特殊的热型,此热型发生在发热性疾病的极期。热型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不规则热指发热无一定的规律,持续时间也不一定。可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心胸膜炎。...
...功能主治】通身肿满,及痰气食积,伤寒感风,脾气横泄。【用法用量】治风痰,散腹胁壅滞,清头目,浓煎生姜汤送下;取食伤,止赤白痢,煎枣汤送下;小便不利,灯心汤送下;伤寒,葱茶送下;如未快,用稀粥投之,用热茶汤亦可。须7日后方可服。已得泻,急欲止之...
...则气泄”,如暑热证的大汗、脉濡数,就是热伤气的表现。...
...配方:鲜芦根30克,鲜茅根30克。 用法:洗净切碎,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功效:清热养阴,生津除烦。主治小儿麻疹发热期热盛津伤而见心烦口渴者。...
...目录 《杂病源流犀烛》苏葛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杂病源流犀烛》:苏葛汤【处方】紫苏 葛根 甘草 赤芍 胨皮 砂仁 前胡 枳壳 生姜 葱白【功能主治】解表透疹。治麻疹初起,憎寒壮热,鼻流清涕,身体疼痛,咳嗽气急,腮红眼赤,目泪嚏喷...
...是治疗外有风邪兼有里热的方法。风邪侵袭,有头痛、鼻塞、咳嗽等症。里热有口渴、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等症。有以上诸证而身热微恶寒,脉浮数的,用鲜葱白、淡豆豉、蔓荆子、焦山栀、苦桔梗、连翘、淡竹叶、杏仁、牛蒡子等药;有以上诸证而身热恶寒、脉浮...
...多不能食,故治麻疹者但宜解散火邪,邪散则自能食矣。是痘疹之治,当各有所重者如此。疹期出疹之候,初热一日至次日鸡鸣时,其热即止,止存五心微热,渐见咳嗽,鼻流清涕,或腹中作痛,饮食渐减,到申酉之间,其热复来,如此者四日。用手满按发际处甚热,其...
...目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解毒清凉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重订通俗伤寒论》:解毒清凉散【处方】芙蓉叶5钱,大青叶5钱,青黛2钱,人中黄2钱。【制法】上研末,鲜菊叶、天荷叶捣汁调匀。【功能主治】泄其热毒以消肿。主赤膈伤寒。胸膈赤肿热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