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医学基础研究发展_【中医宝典】

...一、医学典籍整理研究 明代重视医学典籍整理研究,把它视作提高医生素养,加强医学理论建设基础工作。 (一)《内经》经理研究:明代治《内经》医家颇多,撰有约20种著作,突出者有如下诸种: 1、《灵》、《素》合注与发微:马莳对《素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715.html

临床生物化学发展简要回顾和现状_《临床生物化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临床生物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还只是近四五十年事,因此它是相当年轻学科。追溯其发展过程,它是与许多相关学科包括化学、生理学、药物学、病理学、临床医学等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结果。在临床生物化学学科发展史上,有几次技术上和概念方面...

http://qihuangzhishu.com/1001/3.htm

清代临证医学成就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温补学派影响。马元仪从学于李中梓,对张璐学术思想亦有深刻研究,故在他医疗实践中,颇侧重于甘温补中、益气扶阳两方面。马元仪下传于尤在泾,故尤氏在继承李中梓学术观点方面有较突出成就,这些医家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温补学派医学思想,...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275.html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学科_《急诊医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医师、护士等医务人员。据1986年《中国卫生年鉴》英文版中报道,全国已有11497家县级以上医院设置了配备合格医护人员急诊科或急诊室。器械设备得到更新,向专业化、系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不过目前不少医院成立急诊科只是重点解决行政...

http://qihuangzhishu.com/1004/3.htm

中药品种发展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时期具代表性和综合性本草,多是以所载条目往往一条中记有多[sa1]物种为计数单位;而少数本草书籍,如一些辞书,则多以药品如入药部位作为品种计数单位,有的地方把后者称为“味”。可见,品、种、味,都可作中药数目计量单位,但通常以种...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826.html

“废医验药”是发展中医药必由之路_【中医宝典】

...“取消中医”抖出中医沉疴》,《瞭望新闻周刊》,2006年10月24日  然而,中医在国内日趋衰落同时,却有人幻想着中医能够走出国门,在西方国家发扬光大。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一方面是现代医学在迅猛地发展,一方面却是另类医术在西方也日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48.html

清代前中期医学入门书空前发展与医学杂志出现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临证各科都取得许多新成就,同时也涌现了众多古医籍注释本和医学全书、类书、丛书编纂出版;启蒙医书以及入门方书编著、出版,继明代之后空前繁荣,成为清代医学发展一大特点。我国第一本医学杂志《吴医汇讲》出现标志着医学学术讨论开始有了...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86.htm

科学研究在中医药发展中的作用_【中医宝典】

...了一支以中医药人员为骨干,不同学科、不同层次人才参与科研队伍。近年来,在国家科技部等部门支持下,先后建立了2个“国家新药中药临床实验研究(GCP)中心”、8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支持下批准4个中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413.html

感染发生、发展和结局_《医学微生物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病原菌在一定条件下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并产生病理生理过程称为感染Infection或传染。传染过程发展与结局,取决于病原菌毒力、数量、机体免疫状态以及环境因素影响。一、感染来源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weishengwuxue/963-8-3.html

教会医学在中国发展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因而改变在华策略,视大学教育为首要目标。如果说1900年以前50余年是教会医药事业开拓阶段,那么1900年以后头20年,教会医学事业发展却日如中天,迅猛异常,其重要特征是教会大学蓬勃兴起,教会医学校在各地出现。如广东女子医学校、...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11.htm

共找到1,012,45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