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色相得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五行学说术语。指体形五行属性和肤色五行属性相称调和。《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形色相得者,富贵大乐。”...

http://qihuangzhishu.com/195/600.htm

阴阳学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学说是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变化朴素自发古代唯物辩证法。古代医学家将阴阳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借以说明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基本理论之一。详见阴阳各条。...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37.htm

五胜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五行学说术语,指五行更胜。《素问·至真要大论》:“必先五脏,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王冰注:“五胜,谓五行更胜也。先以五行寒暑温凉湿,酸咸甘辛苦相胜而法。”即治疗按五行相克规律调治。...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011.htm

维医概览-合力提学说_【中医宝典】

...“合力提”学说即体液学说。“合力提”(汉译为体液)学说,是说明人体四种体液由来、种类及其应用学说。体液系指在自然界火、气、水、土四大物质和人体气质影响下,以各种营养物质为料,通过肝脏正常功能产生四种体液,即胆液质、血液质、粘液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031.html

维医概览-艾扎学说_民族中医维医_【中医宝典】

...“艾扎”学说即器官学说。“艾扎”(汉译为器官)学说,是说明器官定义、种类和功能学说。维医把体内脑、心、肝、肺、脾、肾、胆、胃、食道、十二指肠、大肠、小肠、膀胱、子宫、血脉、管道、腺体、皮下脂肪、内脏脂肪、骨骼、脊髓、肌肉、筋肌、软骨、...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22.html

“艾非阿勒”和“艾尔瓦”学说_【中医宝典】

...维吾尔医药,是维吾尔族祖先长期同疾病不断做斗争而积累和创造医学体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独特理论。 “艾非阿勒”和“艾尔瓦”学说:“艾非阿勒”相当于现代医学“个体差异”,系指人年龄(老小)、体形(胖瘦)、性别(男女)等差异与健康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247.html

少林五行粥益五脏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天凉时节,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粥驱凉暖身,养生功效颇多“少林五行粥”更适合在这个时节食用。 创建于元代少林药局,从创建开始便有施粥于民习俗。在少林药局保存古医方上,记载了“少林五行粥”配方及制法,其中近年来公开于世配料主要有粳米...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415.html

形成解释_形成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国语辞典 構成,演變完成。 晉.干寶.搜神記.卷七:「始見於建安,形成於黃初,文備於太和。」 如:「胚胎形成」。...

http://hanwen360.com/c/329512.html

说中医“科学”和“不科学”本身就不科学_【中医宝典】

...升华为理性学说。中医概念基本上是具象和抽象结合体。五脏概念即如此。 有人说中国人由于文化方面原因,并未做过人体解剖,因而中医里脏腑理论是不科学。事实并非如此,中医脏腑概念形成是以解剖为基础。《灵枢·经水》说:“夫八尺之土,皮肉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691.html

五色五味所入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药物归经学说内容之一。这是古人从五行学说出发,通过五色五味与五行所属,与脏腑经脉相结合而产生理论。即:色青、味酸属木,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色赤、味苦属火,入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色黄、味甘属土,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色白、味辛属金,...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604.htm

共找到851,89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