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生于正乳之上,乃厥阴阳明经之所属也。初起必痒,用艾灸十余壮可消。若成大毒,法同乳吹。何谓乳癖,盖硬而不痛,如顽石之类,经三、四月而成。...
...《准绳》及《全书》俱无柴胡,有白芷一钱,参、苓、归、草各五分,炒白芍七分,桔梗、川芎各一钱。漏芦汤 治产妇肥盛,脉气壅结乳少。漏芦(一两) 蛇蜕(一条) 土瓜根共为末,酒调下二钱。此方峻厉不宜用。录之以备参考耳。猪蹄汤 治产妇气血不足,乳汁...
...申斗垣曰∶有养螟蛉之子,为无乳强与吮之,久而成疮,经年不愈,或腐去半截,似破莲蓬样,苦楚难忍,内中败肉不去,好肉不生,乃阳明胃中湿热而成,名曰乳疳。(《启玄》)乳疳(图)凡初生女孩,必须于月子内大人以手挤其两乳,使乳头长出。若不知此,长大...
...辅助检查:乳腺导管造影对早期诊断乳管内病变有较高价值。也可做乳头分泌物涂片细胞学检查,但阳性率较低,无决定性价值,必要时做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肿瘤性质。[鉴别诊断]一、乳岩。主要是乳管内乳头状癌,在临床上与乳头状瘤难以区别,早期乳头都有溢血性...
...乳管内乳头状瘤 本病也与雌激素过度刺激造成局限性乳头状生长有关。可分为单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和多发性(乳管内乳头状瘤)两种。可见于任何年龄的成年女性,但以40~50岁发病者最多见,男性少见。单发性者癌变率约为6%。乳管内乳头状瘤病常为...
...早期治疗对比 手术方式 患者数量 5年无复发生存率 总生存率 局部复发 相关死亡 保乳手术 798例 97。2% 98。3% 1。13% 6例 全乳切除 1380例 97。9% 96。3% 1。38% 33例 一项临床研究引起关注:早期...
...目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乳菇 《中华本草》白乳菇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全国中草药汇编》:白乳菇 【别名】辣味乳菇、蘑菇 【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白乳菇Lactarius piperatus (L. ex Fr.) ...
...方六首治乳坚方∶当归 芍药 黄 蒺藜子 鸡骨 附子(炮去皮) 枳实(各二两,炙) 桂心(三两)人参 薏苡仁(各一两)上一十味,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治乳痈始作方∶大黄 楝实 芍药 马蹄(炙)上四味,等分,捣筛为散。酒服方寸匕,取汗...
...又叫“乳瘘”。即生长于乳房或乳晕部的漏管。由于乳痈,乳发等疾病调治失当,疮口经久不愈而致。患部时流清水,或杂有败絮样物,疮口常凹陷,周围皮色紫暗;如疮口在乳晕部者多见乳头内缩,脓液臭秽,兼有豆腐渣样物排出,不易收口,收口后亦容易复发。...
...乳发是以乳房红肿痛热,溃后大片皮肉腐烂坏死,甚至热毒内攻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外科启玄·乳痈》云:“乳肿最大者名曰乳发。”《医宗金鉴》云:“此证发于乳房,锨赤肿痛,其势更大如痈,皮肉尽腐,由胃腑湿火凝结而成。”好发于哺乳期妇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