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论_《三因极一病证方论》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中暑,其脉阳弱而阴虚,微迟似芤。夫暑,在天为,在地为火,在人脏为心,故暑喜归心。之,使人噎闷,昏不知人。入肝,则眩晕顽痹;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满痿;入肾,则消渴利小便。凡 死,治之切不得用冷,惟宜温养,得冷则死。道涂无汤,即...

http://qihuangzhishu.com/627/61.htm

中暑_《古今医鉴》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消食、渗湿、利小便之药,医者要识此意。一发恶寒,身体疼痛,小便涩,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口开,前板齿燥,脉弦细虚迟,表里 也,用补益气汤加香薷、白扁豆;热加黄芩。方治暑风卒倒法 凡人中暑,先触心经,一时昏迷,切不可饮冷水...

http://qihuangzhishu.com/613/37.htm

中暑_《证治准绳·类方》_中医方言书籍_【岐黄之术】

...,炒,各二两)每服四钱,水一碗,煎八分,去滓,水沉冷服以解烦,或欲欲温任意服,代熟水饮之极妙。苍术白虎汤(见伤暑。)补益气汤(见劳倦。)生脉散(《医录》) 治伤元气,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出不止。或湿热大行,金为火制,绝寒水...

http://qihuangzhishu.com/544/6.htm

降暑“两水”慎替用_中暑中医治疗_【中医宝典】

...入夏后,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几乎都成了家庭必备的防暑应急药品。由于这两种中成药均能治疗夏季暑热引起的胃肠不适、腹痛恶心等症状,所以不少人都误认为这两者功效相等,可以相互代替使用。其实,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无论在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与用法用量...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ke-2/b19208.html

夏季中暑家里必备这种药物_【中医宝典】

...盛夏时节,暑湿为患,是多种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腹泻、中暑,以及日光照射和蚊虫叮咬等造成的皮肤病等。因此,常备一些预防和治疗药物,很有必要。为了迎接夏天的到来,应该预备哪些药物呢?我们请北京医院刘玉宁主任医师帮您一起清理家庭小药箱。 腹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44060.html

中暑证治_《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痰涎类) 治伤暑复感冷,及内伤生冷。半夏(制) 橘红(各五两) 茯苓(三两) 甘草(炙,一两)上 咀。每服三钱,姜七片,小乌梅一枚,煎服。感冷更添生姜。小半夏茯苓汤(方见水饮类)消暑丸 治伤暑伏生痰,以致头痛、痞。半夏(半斤,洗净,醋二...

http://qihuangzhishu.com/740/92.htm

中暑的刮痧疗法_百病刮痧_【中医宝典】

...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生活或活动,因暑热侵袭,致邪热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而发生的急性病变。 根据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阴暑、阳暑,若头晕、头痛、懊侬、呕恶者称“伤暑”;猝然昏倒者称“暑厥”;兼见抽搐者称“暑风”。 中暑先驱症状有...

http://zhongyibaodian.com/guasha/a13172.html

容易诱发中暑的药_【中医宝典】

...提醒大家的是,在炎热的夏季,吃利尿药的人排尿和排汗都会增多,机体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慌等症状。 部分胃药和哮喘药等 利尿药使人体“排水”增多,从而容易使患者“中暑”,而另一类药则是因为使人体排汗减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970.html

《证治准绳·杂病》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自叙 第一册·诸中门 卒中暴厥 中风 中暑 湿 中气 恶 五绝 第一册·诸伤门 伤暑 伤湿 伤燥 伤饮食 伤劳倦 虚劳 传尸劳 第一册·寒热门 发热 潮热 恶寒 往来寒热 外热内寒外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gzhizhunshengzabing/index.html

中暑可用刮痧救急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治疗中暑,刮痧可救急。刮痧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刮痧是根据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861.html

共找到350,76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