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系统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皮下分布于额、觏、顶部软组织及腮腺等。 4、上颌动脉为颈外动脉分支。在上肢的动肺中,桡动脉是主要的切诊部位,但尚有其他动脉分支亦作为中医脉学的脉诊部位,现分述如下: 桡动脉:由肱动脉分出,与桡骨平行下降,先在肱桡肌深面,后经肱桡肌腱和桡侧腕屈...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11.html

验胎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产科诊法。亦名候胎。是古代通过服用中药以检验是否怀孕的方法。《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一:“妇人经脉不行,已经三月,欲验其胎,川芎生为末,空心浓煎艾汤调下二钱,腹内微动,则有胎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223.htm

《医学从众录》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方 脉息 哮症 惊悸 脉息 方药 血症 脉息 喻嘉言龙雷之火论 卷三 遗精 诊法 赤白浊 癃闭五淋 脉息(与遗精白浊同) 方药 附用诸方 心痛 又简易方 腹中上下诸痛 心痛续论 附录备用方 呕吐哕 诊法 补论 呃逆 卷四 痉、厥、癫、狂、痫...

http://qihuangzhishu.com/738/index.htm

眼科诊法_《中医眼科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眼科诊法,即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在诊察眼病时的具体运用,而其中尤重望诊与问诊。问诊主要是询问与眼病有关的病史及自觉症状,它包括跟部与全身的临床症状。望诊的重点是望眼部,切诊亦以眼部触诊为主。结合现代科学仪器进行眼部检查,属于望诊与切诊...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kexue/82-5-1.html

中医科普窗⑨_【中医宝典】

...胸廓宽阔,多为体质强壮,表示脏腑功能强盛;而骨骼脆小、皮肤枯槁、肌肉瘦削、胸廓狭窄,多为体质虚弱,表示脏腑功能不足。 4.态,指姿态。动态矫健灵活,是健康的表现,若四肢关节不利或半身不遂等,则为疾病的状态。 5.望舌,是中医大夫重要的检查方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2918.html

诊尺肤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两手肘关节(尺泽穴)下至寸口处的皮肤,称为“尺肤”。诊察尺肤,为古代切诊的内容之一,包括诊察该肌肤的润泽、粗糙、冷热等情况,结合全身症状、脉象等以测知病情。这一诊法现已少应用。...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04.htm

触诊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治疗学名词。系诊法之一。又称按诊。用手对病人体表进行触摸按压,以测知局部冷热、软硬、压痛、痞块或其它异常变化,从而获得诊察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包括按肌表、按手足、按胸腹、按额部、按俞穴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7/756.htm

皮肤先兆——皮肤相学_《中医疾病预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重要器官。中医极为重视皮肤的作用,根据中医脏象学说,认为皮肤是内脏的巨大外象,皮肤遍布经络网,皮肤通过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和孙络等把人体外部皮肤及内在脏腑相维系,因此人体内部疾患便可通过皮肤反映出来,这样...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jibingyuce/128-6-8.html

医事纷扰_【中医宝典】

...全面分析《易简方》的基础上,批评王硕一味追求易简,忽视了辨证论治的中医精髓,撰写了《续易简方》。施氏不抱个成见、客观冷静的学术分析和争鸣,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易简方》。二书并行,相得益彰,促进了学术的发展,丰富了“永嘉医派”的内涵。对《易简...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804.html

望小儿指纹_中医诊法_【中医宝典】

...望小儿指纹 望小儿指纹是指通过观察小儿食指掌侧前缘浅表络脉的部位及形色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适用于3岁以内的小儿,与诊成人寸口脉具有相同的原理及意义。 小儿指纹是手太阴肺经的分支,按部位可分为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fa/b34953.html

共找到368,3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