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合参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诊断学名词。指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证一致为顺,相反为逆。例如阳热证见,虚弱证见细弱,属于顺证。若阳热证见沉细,虚弱证见洪大,为证相逆,说明表里正邪错综复杂,病情较重,属于逆证。在这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56.htm

脉象形成的原理_《中医诊断学》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脉象即脉动应指的形象。心主血,包括血和两个方面,为血府,心与相连,心脏有规律的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也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因而形成脉膊故能心动应指,脉动应指,心脏有规律的搏动)和血液在管内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血液循行...

http://qihuangzhishu.com/92/23.htm

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脉象的一种。来实大弦长,取、中取不应,沉取始得,坚牢不移。多见于阴寒积聚的病症,如症瘕、痞块、疝气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060.htm

脉象缓、洪、细、促、结、代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缓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来和缓,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 缓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来和缓,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湿证,或病后复元。...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62.html

心与、面、舌等的关系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一、中医早就有“心主身血脉”的说法。 心主血,血有营养作用,血在中运行,而心与血脉是密切联系的。 心推动血在中循环,故心气的强弱、心血的多少,可从脉象上反映出来。 如心血强盛,则多缓和有力、节律调匀; 若心气虚或心血少,则脉象多...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07.html

二十八分类比较表_【中医宝典】

...脉象特征临床意义 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 表证,亦主虚证洪指下宽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热邪亢盛濡而细软 主虚,又主湿散散无根,稍按则无,至数不齐 元气离散,脏腑气将绝芤大中空,如按葱管 失血伤阴革弦急中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382.html

二十八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二十八为较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 【二十八】 较常见的二十八种脉象。通常指的是:、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弦、芤(音抠)、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大。二十八条经脉。《灵枢.五十营》:「人...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858.html

中医四诊切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寒热。如病变在肌表时呈现;病变在脏腑时,呈现沉;阴证病候时阳气不足,血行缓慢,呈现迟脉;阳证病候时血流加速,呈现数等。诊是中医辩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中医独特的诊法。但在临诊中也有证不符的特殊...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650.html

秘旨_《医学实在易》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之为道,最为微渺而难知也。方书论愈详,而指下愈乱,何苦张大其言,以人命为戏乎。张心在先生,余未识面,而神交久之。其着持大法,取八为纲,与旧说八稍异,皆其显然可见者为据。非若李濒湖,张石顽等,以二十八字为凭空掠影谈。一曰者...

http://qihuangzhishu.com/697/44.htm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术】

...脉象名。来绷紧,状如索绳转索,多见于寒邪、痛证、宿食。《濒湖脉学》:“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721.htm

共找到551,7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