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平衡”与“中和”观念的最好阐释。《黄帝内经》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摆在医与棋面前的也将是一个共同的课题——那就是为中医者,很多是名中实西。中医的养生以及纯粹中医的诊断方式,慢慢变为弱势,随之而来的是专方专病。中药西用而辩证论治的...
...积四十年经验,著六种“医话”名之曰《友渔斋医话》。黄氏 摄生重视“节欲”,在《一览延龄》中提出:“松有千年之固,雪无一时之坚。若植松于腐壤,不期而必蠹,藏雪于阴山,历夏而不消。远其性则坚者脆,顾其理则促其长。”强调了摄生当顺其性,顾其理。对...
...直呼其名的,为什么此次不直接点名骂何廉臣呢?因为他所说的处方里,要其父周伯宜买:“蟋蟀一对,要用原配。”纯属虚构。 名医何廉臣,名炳元,字廉臣,号印岩处士;生于公元1861年,卒于公元1919,享年58岁。浙江绍兴人,家世业医。其祖父何秀山是...
...长寿的良好愿望。这算是早期养生学的萌芽。 到了西周时期,人们对养生有了较深的认识,《周礼》一书记载:“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疾,冬时有嗽上气疾”等等,认识到不同季节产生不同疾病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了采取措施防治...
...医家以笔记、短文、随笔等形式,阐述其临床心得体会,,以及其他问题的著作称为医话。如《冷庐医话》、《对山医话》等。...
...前面我们提到中医这门医学是“攻心”而不是“攻城”,从这个造字可以得到证实。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所以,你只知道攻城,而不知道攻心,那你不是中医,或者你成不了上医。而什么是攻城呢?什么是攻心呢?大家可以思考。②十九病机另外,我们还可以从...
...中著名。何老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读书习文,学字练画,多彩文化开拓了他丰厚的文化视野,也为他走进中医、认知中医、研读中医和成为名医插上了翅膀。“直觉与悟性,整体与辨证,比类与运筹”(本书《编者的话》),中医与哲学的思辨模式、中医...
...人们才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而不是“心疾还需心药医”。“疾”与“病”的区别,简单来说,就是“疾为病之微,病为疾之渐”。疾是病的初始状态,病是疾的发展。 中医有情志治病的说法。所谓的情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七情分属五脏,...
...#e# 干祖望 发表于 2003年03月01日 @ 00:00:00 CST 江苏省中医院(210029) 原载于《辽宁中医杂志》第28卷第12期2001年12月 好端端一个人生了病,那就是“人”与“病”两者。而中医却无中生有,偏偏掐...
...医”已是燃眉之急,否则要不了10年时间,真正的“草根医生”将不复存在。 笔者家传验方即达100多个,其中不乏“秘方”,用这些方子治病,曾取得相当好的效果,否则笔者这个“草根医生”早就失业了。希望上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能让我们民间中医薪火代代相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