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察为客观的方法和指标,至于定位问题中医脉诊原有的寸关尺分脏腑及《难经》等书的浮沉定位法,虽然属于此种性质,但具体到现代疾病的定位上来是否合适,有进一步探索的必要。可以理解现代疾病诊断的定位是绝对的,如果正确则通过病理尸检等则必会得到证实。...
...总论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中医内科学的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中医内科学的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中医内科学的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中医内科学的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方法基础上的中医现代研究实践,究竟给中医学带来了什么呢?中医临床阵地的不断缩小和中医基础理论,犹如悬浮在半空中的空中楼阁,使人难以把握。中医营卫学说,而如果结合西医学的知识重新审视营卫学说时,我们惊奇地发现,《内经》建立在营卫学说基础上的对...
...教学参考从书·中医内科学出处: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8年2月标题: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内科出处: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7年3月标题:内科学(中医专业用 四版全国教材)出处: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0年2月标题:现代中医各科教材系列·...
...充分利用现代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在证候名称与证候规范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分析,宏观指标与微观指标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并举,以证候本质的研究为突破口,推进中医的现代化进程。 ——编者按 证候本质研究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主要领域。证...
...言知医”,充分说明了《周易》对中医学重要影响。在养生学方面,《周易》蕴含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观点,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周易》养生思想的核心—— 人生知变、应变、适变三大生存法则。 1.天人相应的...
...世界科技上普遍领先地位。在西方科技文化大量涌入的情况下,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与此相应,社会和医药界对传统的中国医药逐渐有了“中医”、中药”之称,对现代现代医药也因此逐渐称为“西医”、西药”。 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废止中医的政策,阻碍了...
...128倍,说明两组大鼠均具有肾虚的内涵,但肾阳的主要物质基础是甲状腺激素促进能量代谢的氧化磷酸化过程。 第二部分是肾虚与衰老的研究,肾气盛衰关乎生长衰老,在《内经》中有经典的描述。我们在补肾延缓衰老课题中,先是观察到EF能延长人二倍体成...
...功能的损害。文中的王秀才因思虑过度,从害怕灯光到恐人,症状较为典型。李建昂用错读文章的方法激怒病人——中医情志疗法中的“怒胜思”,使秀才在盛怒之下忘记恐惧而“弃暗投明”,在反复的诵读中,使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发生了变化。 ...
...#e# 原载于《现代教育报》2001年8月10日 现在,有些人学中医一开始还有些兴趣,学着学着就麻木了,就无所谓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实际上,中医学是一门非常有意思的学问,是一门活泼泼的学问,不是那么死板,令人讨厌的。问题在于你学到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