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虚有热,视瞻昏渺,眼干磨涩及各种翳膜内障,常与枸杞子、菟丝子、沙苑子等养肝明目之品配伍使用。 39.夜明砂 功效:清热明目,散血消积。 应用:本品为人厥阴血分药,用于青盲、雀目、小儿疳积上目等。用治青盲,可与柏叶配伍,如明目柏叶丸。用治...
...注意事项: (1)本法取穴及操作均较简单,但在埋好后应嘱患者试着走几步,如有不适同即以调整。夏天慎用此法。 (2)本法多用于用其他疗效不显著者。 - 穴位注射加体针 : 取 穴: 常用穴:阳萎穴。 备用穴:分4组。(1)三阴交、肾俞;(2)长强...
...方书、名家验方并宋太宗亲验医方,又广泛收集民间效方集体编写而成。自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至淳化三年(992年),历时14年。卷一-二主论诊法及处方用药法;卷三-七分论五脏诸病;卷八-十四伤寒;卷十五-五十九论述内科杂病(包括眼目、口齿、咽喉...
...对于部分远部位取穴效果不显患者,加刺局部邻近穴位,轻刺不留针,可使局部紧张的肌肉得到缓解,有助于加速局部症状的好转。 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应用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6年3期135~136页摘要:(一)针刺补泻的操作手法1.凉热补泻法热补法...
...不觉,患如知也骨已扰”。“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石氏常用手法有拔伸捺正、拽端提按揉摇转,所谓“十二字法”也。可据患部及损伤的情况,选择使用。一般说来,拔伸捺正用于骨折复位,拽捏端提用于上...
...补益虚损的作用。 泥鳅全身是宝,以肉或皮肤分泌的粘液入药。 中医认为:泥鳅性味甘平,无毒,有补中气、祛湿邪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等疾病。取活泥鳅放在清水中养一天,除尽肠内脏物,再用干燥箱以100℃的温度将其烘干,研为细末,每次取10克...
...补益虚损的作用。 泥鳅全身是宝,以肉或皮肤分泌的粘液入药。 中医认为:泥鳅性味甘平,无毒,有补中气、祛湿邪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等疾病。取活泥鳅放在清水中养一天,除尽肠内脏物,再用干燥箱以100℃的温度将其烘干,研为细末,每次取10克...
...“夏至天天热,秋分夜夜凉”,这句时谚是指秋分以后金风送爽,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出汗减少、食欲增加,故秋后适宜进补。 进补需辨虚。补法是一种增强体质、改善机体虚弱状态的方法,适用于各种虚证,有增强或改善人体功能状态,补充营养物质、改善新陈代谢...
...□ 吴立明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编者按:中医治病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环节。清代医家徐大椿言:“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非特无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说明处方药物对证而不能奏效的重要原因,就是服药的方法...
...证。或因病而成疠。病杂药杂。故曰兼治。如眼目之类 分六经伤寒 妇人调经八、类治 似疠非疠。非疠实疠。其病不同。其理则一。治以类合。故曰类治。痘麻后余毒 赤白癜 乌白癞 瘾疹九、余治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非计之得也。治虽曰余。到头一着。幸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