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蓉 北京中医药大学04级中医临床七年班 怀着对中医学的热爱之情,我来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并选择了对自身要求较高的临床七年班。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对中医的学习(尤其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有了一点认识,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不足之处还请...
...气血津液辨证,是运用脏腑学说中气血津液的理论,分析气、血、津液所反映的各科病证的一种辨证诊病方法。 由于气血津液都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它们的生成及运行又有赖于脏腑的功能活动。因此,在病理上,脏腑发生病变,可以影响到气血津液的变化;...
...□ 李灿东 福建中医学院 中医的脏腑≠西医的器官 除了诊治疾病,中医的整体观还体现在对脏腑的认识上,到底中医的脏腑与西医的器官是不是一样的? 有的人说是一样的,所以辨证时慢性肾炎病位在肾,慢性胃炎病位在胃,所以研究“肾阳虚”模型的时候,...
...在哪里呢?窃以为西医对解剖细节与微观结构的探索,可以作为对中医诊断学的补充,西医的一些诊断方法(除切片、骨穿之类对身体形成伤害的)对中医诊断成形疾病的病位及规模具有指导意义。这应该是很多西医人士乐于接受的认识。 但目前双方还是只能互相借鉴,...
...中医根据温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及症状变化的特点,以上焦、中焦、下焦为纲,对温病过程中的各种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和概括,以区分病程阶段、识别病情传变、明确病变部位、归纳证候类型、分析病机特点、确立治疗原则并推测预后转归的辨证方法。三焦辨证...
...故临床上医患所共同关心的,首先是局部的改变是由什么疾病产生。这就要求医者经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通过鉴别、区分相似的症状,首先诊断出疾病,确定病名。而这便成为中医外科临床思维的最主要特点。中医外科对疾病的认识源远流长,早在马王堆...
...“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西医学,在治疗上当然也无二法了。再如冻伤和烫伤都可以引起疼痛,而检查的结果往往都是“发炎”,而病源却有着天壤之别,到底谁对疾病的认识更科学?你可以自己判断。 中医对疾病认识的这种“相对辨证”...
...中医讲的生理,是以五脏六腑相分配的。讲中医的医理,总离不了阴阳二字。这两个字,含有微妙的至理,万不可加以怀疑。它说五脏者所以存精神、气血、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大意是说人之生理,有脏以为体,就有俯以为用。脏之气行于腑,腑...
...治得好,大众却不相信治得好的,以致于中医如何把病治疗痊愈都要承受病患怀疑的眼光与心态,而宁愿相信治不好的科学,是以今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或贩夫走卒的脑海中,对医学的认识没水准,还是中医没有水准呢?...
...津液的正常代谢,是维持体内津液的正常生成、输布和排泄之间相对衡定的基本条件。津液代谢失常,是津液的输布失常、津液的生成和排泄之间失去平衡,从而出现津液的生成不足,或是输布失常、排泄障碍,以致津液在体内的环流缓慢,形成水液潴留、停阻、泛滥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