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寒二附伤寒、伤风_《丹溪心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 干姜一两半 附子半两上锉。每服五钱,水煎温服。三建汤大川乌 附子 天雄并炮,等分上锉。每钱,水二盏,姜十五片,煎服。霹雳散附子一枚,及半两者,炮熟取出,用冷灰焙之细研,入真腊茶一大钱同和。分二服,每服水一盏,煎六分,临熟...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xixinfa/650-12-2.html

中药制剂可测可控_【中医宝典】

...近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国家中药Ⅱ类新药痰热清注射剂由新谊集团上海凯宝药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这是国家采用中药指纹图谱检测标准后,第一个批准上市的中药注射剂。 中医急性外感热病发病急、转化快,如不及时治疗就有生命危险。中药采取...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4723.html

热病方论_《温热暑疫全书》_中医内科书籍_【岐黄之术】

...自生.礼不忘其本也.白虎汤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方注〗.白虎者.西方之金神.司秋之阴兽.虎啸谷风冷.凉生酷暑消.神于解热.莫如白虎.知母、石膏.辛甘而寒...

http://qihuangzhishu.com/800/14.htm

荆芥豉酒外感风寒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配方] 豆豉250克,荆芥10克,黄酒250毫升。 [制法] 将上前2味与黄酒同煎5—7沸,过滤去渣,收贮备用。 [功用] 疏风散寒、解表除烦。 [主治] 外感风寒、发热无汗。 [用法] 口服。随量温饮。 [附记] 民间验方。验之临床多...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5929.html

奴隶社会2药物知识的积累_医药溯源_【中医宝典】

...药用作用,但是许多都是后世所使用的药物,如芣苢车前、藚泽泻、葛葛根、薇白薇、芩黄芩、虻贝母、荑白茅、壶葫芦、木瓜、枣等。《诗经》中对一些植物的采集、采地及食用的效果也有一些记载。《山海经》是在先秦文献中记载...

http://zhongyibaodian.com/suyuan/b34762.html

足反射疗法_【中医宝典】

...及阑尾、回盲瓣、升结肠、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小肠、肘、膝、肩、喉与气管及食管、内耳迷路、肋骨、鼻、眼、耳、失眠点等反射区。 2.拇指点按法伸直拇指,其他指弯曲后紧贴于拇指掌面,用拇指指端或指腹垂直用力点按于施术区域上。着力点...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122.html

急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缓解痛的针灸治疗_针灸临床_【中医宝典】

...药物有关。本病在男性中多见。急慢性十二指肠溃疡属于中医学中胃脘痛的范畴,中医认为外感寒邪致胃气不和,饮食伤胃,致胃失和降或情志抑郁,致肝气犯胃均可导致疼痛。 辨证治疗 分型 选穴 操作 实用小技巧 寒邪犯胃 足三里、中脘、胃俞配脾俞、承满 ...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322.html

脉症合参_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在辨证过程中,把脉象和证候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综合、推断病情的方法。一般来说,脉证一致为顺,脉证相反为逆。例如外感阳证见浮脉阳脉、脾虚证阴证见缓弱的脉阴脉等,就是脉证一致,它们的辨证论治也较简单,预后也较好。但当外感证见细...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maizhenghecan-1319.html

热病阴阳交并少阴厥逆阴阳竭尽生死证_《脉经》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寸口脉两冲尚躁盛,是阴阳交,死。得汗脉静者,生。热病,阳进阴退,头独汗出,死。阴进阳退,腰以下至足汗出,亦死。阴阳俱进,汗出已,热如故,亦死。阴阳俱退,汗出已,寒栗不止,鼻口气冷,亦死。上热病,阴阳交部。热病,所谓并阴者,热病已得汗,因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maijing/111-9-18.html

九七后的香港中医药_【中医宝典】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在基本法指引下,为香港中医药业发展开辟新天地!政府立法确认中医的合法地位,三间大学均建立五年全日制中医课程,培育正规中医人才,有百多年历史的东华医院,新建立中医门诊部,推广中医治疗;香港赛马会更拨五亿港元协助...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3562.html

共找到551,58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