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匮中医研究院,多年来一直以攻克癌症为己任。凭借自身在中医理论与学术方面的诸多强大优势,秉承医圣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吸收《金匮要略》之精髓,汇聚当代中医名家,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中医防治肿瘤专家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学术研究与反复...
...人们不断与侵害肌体的疾患斗争着,经常在抗病中活着,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养生知识和祛病方法,我国的太极拳就是其中一种。太极拳虽属于中华武术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祛病、养生、延年的目的。武术可分为内家拳和...
...四代中医,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医德高尚,深受广大患者信赖。本人从事中医临床30多年,名老中医继承工作20年,中医古藉整理研究工作15年,现任中华临床医学会常务理事,《民族医药报》特约医师,被国家认定为第二批全国500名名老中医之一,内蒙古...
...恩师的谆谆教诲作为座右铭,加倍努力,继承恩师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中医事业,争取早日成为恩师等老一辈中医学家期望的21世纪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为继承发扬中医学而奋斗终身。 [2] ...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中心组召开了十七大报告学习会,重点学习报告的主要内容、时代背景、深刻内涵与精神实质,特别是报告中关于教育和卫生、中医工作的原则要求。会议认为,要用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乘十七大的东风,正确把握形势,科学谋划...
...中医是我国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其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在维护人民健康、防病治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是中医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正确认识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 中医学...
...孙思邈是我国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其籍贯为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他生活于公元581—682年。 孙思邈论述医德在中国医学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他在《千金要方》中首创《大医精诚》论,较全面地论述了作为医生所必须恪守的医德准则。“...
...施今墨(1881~1969),原名毓黔。浙江萧山人。13岁跟随舅父李可亭学医,后曾就读于京师法政学堂。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参加辛亥革命,弃政从医。早年悬壶北京,以疗效卓著,医德高尚,深受群众信赖。施氏在学术上提倡革新中医,认为中医之改进...
...而后则形成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出现痰瘀交阻的病机,后期则呈现多虚多瘀的病理状态,如气虚血瘀、阳虚血瘀、或阴虚血瘀等。因此,要有动态的辨证论治观,才能充分体现中医的精髓和内涵。 气滞血瘀是心脑血管病的早期病机,也是最常见的病机。气为血帅,气...
...建群致悼词。裘沛然先生毕生奉献中医药事业,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世人所敬仰。裘老提出“关于中医学术构建的基本思想”和“中医特色,时代气息”的中医学发展八字方针为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裘沛然先生晚年以“人学”立言,关注社会精神道德...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