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例患者的临床观察表明,采用丽珠得乐冲剂配合中医辨证用药,治疗胃酸缺乏型慢性消化溃疡的疗效显著。一般用药1个疗程即见效,有效率达96.1%,基本痊愈率达65.4%,是一个值得研究的临床课题。胃酸缺乏型消化性溃疡一般病程较长,多则达10年,...
...挟血瘀证的诊断及探讨各证型血瘀的变化特点,笔者以血液凝固性变化为指标,进行了有关检测,旨在通过本研究,对胃癌血瘀病机的客观存在有所认识,进而为临床用药提供一些有意义的线索或证据。辨证分型1。脾胃气虚型面色恍白,身倦乏力,食少纳差,泄泻或汗出...
...湖南省中医管理局文件 湘中医[2001]27号 关于印发《湖南省中医医院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省直中医医疗单位: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省中医医院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理论知识...
...需要我们去加以整理研究。如阴虚、阳虚同cAMP/cGMP关系的研究,就是从这个角度去选题的。研究结果既为中医临床辨证阴虚、阳虚提供了客观指标,又为现代医学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亢、甲减)提供了较单用西医激素治疗为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多种疾病的现象很常见。现代医药多是将单因素研究的药物进行联合应用,本身缺乏充分的研究基础,而中医药往往将其归纳为一个“证”。中药的特点就在于多种物质作用于多个靶点,辨证施治,困难就是多种物质和靶点的不清晰,辨证施治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变化过程...
...中新网4月19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8日指出,在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中要“尽全力保上海”。从中午十二时开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展开全面合作,把成功经验应用于上海对非典型肺炎的防治。 ...
...技术的客观化、标准化方面的探索和试验。如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生部与清华大学有关部门研制的QZ-1型中医腹诊参数检测仪,应用中医理论,制定定量指标,对718例患者进行腹诊检查,提出了腹诊的原理和新概念,对腹诊进行了理论构建,为这一诊断方法的辨证...
...报告单而暂无自觉症状的就诊者。诸如此类“无证可辨”的乙型肝炎、高脂血症、慢性胃炎患者,现代理化检验指标成为唯一的疾病指征。这种新时期下的新情况,使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面临了新挑战,增添了新内涵。金师认为,如何将中医宏观辨病辨证和西医微观辨病...
...的研究中的应用 对“证”的认识是中医学的核心问题。证的形成机理十分复杂,它包含着全身不同系统、不同组织及细胞、分子水平的综合变化。证的研究之所以没有突破性进展,笔者认为关键就在于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从而无法从指标的变化中认识其本质。在证的...
...湘中医[2004]16号 各市州卫生局、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全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的创建工作,根据省卫生厅下发的《湖南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试行)》及我局《湖南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决定召开全省农村示范中医医院...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