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伏阴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脉阴阳相乘相伏之象。如尺部虽见浮滑而长的阳脉,但有时夹有沉涩而短的阴脉,故称。《难经·二十难》:“脉虽时沉涩而短,此谓中伏阴也。”杨注:“尺中已浮滑而长,又时时沉涩而短,故曰中伏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1592.htm

崩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病名。指因热邪内扰,热伤冲任,迫血妄行,以致而成的崩下之症。如症见出血量多,血色深红,面赤口干,渴欲凉饮,古称崩。宋·齐仲甫《女科百问》:“受热而赤者,谓之崩”。治宜清热凉血,固经止血,方用芩连四物汤,或清热固经汤(《简明中医妇科学》...

http://qihuangzhishu.com/195/3189.htm

吏呼何怒,妇啼何苦。全诗赏析【古诗名句大全】

...出自:唐代杜甫的《石壕吏》类型:人物 抒情原文如下: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何怒,妇啼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

http://wenxue360.com/mingju/4376.html

跷_《诸病主病诗》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不论左右手,其脉从寸左右弹者是也)一身左右阳专候(是跷主一身左右之,)脉得跷六腑和,表病瑞安阳分愆(跷在肌肉之上,阳脉所行,通贯六腑,主持诸表,故其为病,亦表病里和,)法兼汗下治无讹(洁古云∶病则寒。若在阳表当汗,桂枝汤、麻黄汤...

http://qihuangzhishu.com/220/13.htm

亡阴亡病势险 辨治尤需准而快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伏新顺 青海省中医院 亡阴、亡阳均是疾病的危险证候,一旦辨证错误,或救治稍迟,就会有生命危险。亡阴与亡阳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病证,亡阴的根本原因是机体内大量脱失津液,从而导致亡阴。亡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亡脱。因为气可随液脱,亦可随血脱,故亡...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1427.html

生于阴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以“阴”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的产生,必须依附于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作为基础。因此说,阳气是由阴精化生出来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angshengyuyin-2015.html

阴生于_阴阳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根据阴阳互相依存的道理,“阴”以“”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人体来说,阴气所代表的物质(阴精)的生化,必须赖于阳气所代表的能动力量。因此说,阴精是通过阳气的活动而摄取和产生的。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yinshengyuyang-2023.html

百合狐惑毒阴毒_《伤寒指掌》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甘草泻心汤.蚀其肛则咽干.苦参汤洗之.或雄黄熏之.又狐惑.即近时之疳症也.牙疳即惑.下疳即狐.说详金鉴.邵评∶金匮注曰.看其上唇内有疮如粟.唾血.心内懊 痛.此虫在上.食其五脏.下唇内生疮者.其人不寤.此虫食下部是也.阴阳毒.考诸金匮....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zhizhang/934-8-30.html

有余阴不足论_《格致余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何以言之?天地为万物父母。天大也为,而运于地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人身之阴气,其消长视月之...

http://zhongyibaodian.com/gezhiyulun/339-4-0.html

症_《伤寒捷诀》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症身热头疼痛.体痛咽干难卧动.或有谵语及寻衣.脉急洪长宜审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anghanjiejue5668/280-90-0.html

共找到398,40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