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为缙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清代医家。字云师,天都(今安徽歙县)人,其生平欠详,尝撰血症良方一卷,又名血病经验良方,现有刻本行世。...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284.htm

六经辨证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六经辨证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 【六经辨证】 外感病(多见发热)辨证方法之一。六经就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外感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六种证候分类名称。又称为“六经病”。外感病的初期阶段,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脉浮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7912.html

两宋时期医学著作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至今仍为临床医生所常用。本书基本上反映了钱乙的学术思想,总结了他的儿科临床经验,是一部理论结合实际,突出脏腑辨证思想的儿科专著,对宋以后儿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七、圣济总录圣济总录又名政和圣剂总录,200卷。北宋末年政府主持...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3-9.html

病因辨证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辨证方法之一。即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来推求病因、病理变化,提供治疗用药的根据。如眩晕、震颤、抽搐多属于风;恶寒、疼痛、缩急多属于寒;发热、烦躁、发狂多属于火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6/877.htm

卷之三_妇人大全良方_中医妇科书籍_【岐黄之术】

...在经。首以局方调治,未要猛浪用药。今之治法,先宜顺气,然后治风,万不失一。盖有中风、中寒、中 、中痰、中气,皆能令人涎潮昏塞。所谓朱紫相凌,玉石不分。医者不可不详而究之。如中风若作中气治之,十愈八九;中气若作中风治之,十无一生。所以疑惑...

http://qihuangzhishu.com/621/33.htm

关于完善辨证方法体系的设想_【中医宝典】

...证候是对人体病理生理变化整体反应状态的概括,是一个多维多阶多变量的复杂系统。以象为素,以候为证,病证结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中心理论。证候要素,应证组合是构建辨证方法体系的两个重要环节,这两个环节的关键在于降维升阶。首先是通过证候要素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625.html

少阴证头痛_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辨证】按伤寒论白通汤,原为少阴病阴盛戴阳并下利而设。为什么本例头痛,却用白通汤?考白通汤证之下利,是下焦虚寒不能制水;而戴阳面赤,乃虚阳浮越于上。无论下利或面赤,其病因和病机,皆属于阴寒内盛,阴阳格拒。从本例来看,不仅阴寒内盛十分突出...

http://zhongyibaodian.com/fanzhonglinliujingbianzhengyian/1036-41-0.html

中医词典其他:第十二篇_中医词典z~其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经络歌诀针灸著作。一卷。清·汪昂撰。刊于1694年。本书系将灵枢·经脉十二经循行与主病部分以及奇经八脉的循行与主病编成的七言歌诀,以便初学诵读。本书多与汪昂汤头歌诀合刊,现有清刻本等。近时十便良方医学著作。四十卷。又名新编近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icidian2059/196-2-12.html

毛世洪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亦略有差异,包括经验良方新集良方等多种。...

http://qihuangzhishu.com/191/1919.htm

凡例_王氏医案绎注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一原案概用单行.诠拟概用双行.一治病最忌不分在气在血.各案注明在气在血.一治病以辨证为要.辨证以熟病情为要.是书于病情不厌详注.一切脉以沉脉为要.是书于沉脉之吻合病情者详注之.一切脉病者正坐.尽前两手肘置案上.重按久按.方切得出沉脉脉情....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shiyianyizhu/658-5-0.html

共找到471,8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