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城后集》第十七卷(苏辙·表记札子状十四首) 《元祐七年生日谢表二首》苏辙 臣辙言:伏蒙圣恩,以臣生日,特遣中使降诏书,赐臣羊、酒、米、面者。 与闻几政,每怀尸禄之忧;时及初生,曲蒙好赐之厚。 使华临贲,亲族增荣。 臣辙诚惶诚恳,顿首...
...中国清代官修的记述明代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始纂于康熙十八年(1679),乾隆四年(1739)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在康熙时所撰《明史稿》的基础上撰成。从顺治二年(1645)开史馆起历时95年,是中国历史上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官修史书。共332卷...
...是也。其理往往有是者,而词章不能工者有之矣。王氏《中说》、俗传《太公家教》是也。古之人能极于工而已,不知其辞之对与否、易与难也。“优心悄悄,愠于群小’,非对也;‘遘(gòu)闵既多,受侮不少’,非不对也;‘朕堲谗说殄行,震惊朕师’,‘菀彼...
...《栾城集》第十七卷(苏辙·赋八首) 《巫山赋》苏辙 过瞿唐之长江兮,蔚巫山之嵯峨。 云孤兴其勃勃兮,北风慨其扬波。 山嵚崟而直上兮,越至神女之所家。 峰连属以十二兮,其九可见而三不知。 蹊遂芜灭而不可陟兮,玄猿黄鹄四顾而鸣悲。 览松柏之...
...方三卷。晋葛洪撰。梁陶隐居增补。本名肘后救卒方。率多易得之药。凡八十六首。陶并七首。加二十二首。共为一百一首。取佛书人有四大。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之义名之。〔杨氏(用道)附广肘后方〕八卷 存自序略曰。方之行于世者多矣。大编广集。奇药群品。自名医贵胄...
...(半升洗) 石膏(四两)五味子(半升)上八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生葱、羊肉饧、生菜。(《集验》同,出第十七卷中)...
...君职非谏官,又非御史,乃好议论人长短,这乃是桩贾祸勾当,君宜知戒啦!”苏轼不听,规讽如故。恰值程颐稽讲经席,多用古礼。苏轼谓他不近人情,每加讥讽。当司马光死了开吊的时候,百官适有庆礼,事毕想转往吊祭。程颐反对道:“不可,《论语》说:”子于是...
...○集(别集) ※《李文公集》十八卷 晁氏曰:唐李翱习之也。凉武昭王之後,贞元十四年进士,调校书郎,知制诰。会昌初,终山南东道节度使。翱性峭鲠,论议无所屈,仕不得显官,怫郁无所发。从韩愈为文,词致浑厚,见推当时。集皆杂史,无歌诗,前有苏舜钦...
...幼年接受良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欧阳文忠公集》〉欧阳文忠公集后记(明·危素) 宋欧阳文忠公之文,门人苏内翰轼既为之序,汳、京局、杭官、苏、衢、吉、建、蜀俱有刻本,子�又手写家集。而孙恕宣和五年校于景陵者,卷帙多寡各异。唯《居士集》五十卷,公所亲定,故诸本相同,讹阙亦鲜。至《...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