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皮毛。然而苏轼去世之后,他的著作遭到蔡京等人劈版禁毁,这本《易传》便被改头换面,以《毗陵易传》(“毗陵”为苏轼去世之地常州别名)悄然印行于世,因此罕为人知。本书作者认为“离开《东坡易传》,苏轼思想及其诗文词赋无从谈起。”全书以“四库全书”...
...之妓,迹类谢康乐,世号为李东山,骏马美妾,所适二千石郊迎,饮数斗醉,则奴丹砂抚《青海波》满堂不乐,白宰酒则乐。颢平生自负,人或为狂,白相见泯合,有赠之作,谓余尔后必著大名于天下,无忘老夫与明月奴。因尽出其文,命颢为集。颢今登第,岂符言耶!解...
...传后世,径従西海集南溟。 忘身直犯黄茅瘴,满意初成白塔铭。 寄我泪痕归万里,遥知露滴涧松青。 《东西京二绝》苏辙 亲祀甘泉岁一终,属车徐动不惊风。 宓妃何预词臣事,指点讥诃豹尾中。 犀著金槃不暇尝,更须石上捣黄粱。 数钱未免河东旧,不识前朝...
...,其亦肯以全义之心施诸人乎? 博古图 政和、宣和间,朝廷置书局以数十计,其荒陋而可笑者莫若《博古图》。予比得汉匜(yí),因取一册读之,发书捧腹之余,聊识数事于此。父癸匜之铭曰“爵方父癸”。则为之说曰:“周之君臣,其有癸号者,惟齐之四世有癸...
...、录军国重事、诏天下。据改。 五府驿代杨左丞留题二首,其一(可闲老人集卷三,四库全书本) 免胄日趋丞相府,解鞍夜宿五侯家。玉杯行酒听春雨,银烛照人如晚霞。受命敢忘军旅事?抚时又过掖垣花。汉家未可轻韩信,尚要生擒李左车。(1) 其二(可闲老人...
...试官充从事,兼史馆、集贤、宏文诸司诸使奏官充职。以此取人,常多得士,由是长不乏材用。大和、会昌末,中选後四选,诸道方得奏充州县官职,如未合选,并不在申奏限。臣等昨已奏论,面奉进止,自今已後,及第後第三年,即任奏请。(《唐会要》七十六) ◇ ...
...本文出自《四部丛刊》影宋本《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十。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苏轼于神宗熙宁四年元七年(公元1071-1074)在杭州任通判...
...,遂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实亦有得而足恃。自去岁以来,始复读《易》,作《易传》百余篇。此书若成,则自有《易》以来,未始有也。今也亦不甚恋恋于一官,如必无可推致之理,亦幸明告之,无使其首鼠不决,欲去而迟迟也。世人施恩则望报,苟有以相博,则...
...,遂绝意于功名,而自托于学术,实亦有得而足恃。自去岁以来,始复读《易》,作《易传》百余篇。此书若成,则自有《易》以来,未始有也。今也亦不甚恋恋于一官,如必无可推致之理,亦幸明告之,无使其首鼠不决,欲去而迟迟也。世人施恩则望报,苟有以相博,则...
...《栾城后集》第十五卷(苏辙·诏一首) 《拟合祭天地手诏元祐中撰》苏辙 朕惟《周礼》王者亲祀天地,岁无不遍。 故郊丘有南北之辨,礼乐有同异之别。 降及汉、唐,事与古异。 礼文浸盛,费用增广。 既难躬行以遍飨,遂于三岁而亲祀。 事非周旧,礼...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