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固不察其心而骤讥之,过矣。 △《前汉》一百卷 右後汉玄武司马班固续司马迁《史记》,撰十二帝纪,八年表,十本志,七十列传。起高祖,终於王莽之诛,二百三十年,凡八十馀万字。固既瘐死,书颇散乱,章帝令其妹曹世叔妻昭就东观缉校,内八《表》、《...
...部原稿为作者自行焚毁,仅存前五章残稿。 鲁迅于一九三六年二月起开始翻译,第一、二两章发表于《译文》月刊新一卷第一期至第三期(一九三六年三月至五月);第三章发表于新二卷第二期(一九三六年十月),未完。一九三八年文化生活出版社又将第二部残稿三...
...《隋书·经籍志》所录谢灵运著作36卷,已佚,除《晋书》而外,尚有《谢灵运集》等14种。《谢灵运集》19卷(梁20卷,录 1卷),已佚。北宋以后就已散佚。明代李献吉等从《文选》、《乐府诗集》及类书中辑出谢灵运的作品,由焦竑刊刻为《谢康乐集》...
...新论》十卷 华谭撰。 《志林新书》二十卷 虞喜撰。 《后林新书》十卷 虞喜撰。 《顾子义训》十卷 顾夷撰。 《清化经》十卷 蔡洪撰。 《正言》十卷 干宝撰。 《要览》五卷 吕竦撰。 《立言》十卷 干宝撰。 《正览》六卷 周舍撰。 《缺文》十...
...令人迷误,怎样想也不会懂,如果好像已经懂得,那么你正是入了迷途了。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北斗》第一卷第四期,署名长庚。 〔2〕赵景深四川宜宾人,当时复旦大学教授,北新书局编辑。他在《读书月刊》第一卷第六期(...
...《栾城集》第四十七(上)卷(苏辙·中书舍人撰两府请贺谢表状十首) 《请太皇太后受册表》苏辙 臣辙等言:臣等近奉表请太皇太后以时备礼,膺受册宝,伏奉批答不许者。 臣等闻,谦虽盛德,过则失中,礼有必然,义非所避。 方旱灾未解,则克己安众,人主...
...注释,分为三十卷。他在《进〈事类赋〉状》中称:谢承《后汉书》等“皆今所遗逸,而著述之家,相承为用。不忍弃去,亦复存之。” 〔8〕傅山(1607—1684) 字青主,阳曲(今属山西)人,明清之际学者。据《困学纪闻》卷十三“考史”部“谢承”条...
...闻李煜内库所藏书画甚富,辄祈恩赐。上嘉其志,遂以名笔仅百卷赐之,往往有李主图篆暨唐贤跋尾(公薨后寻多散失。其孙泰,今为太常少卿,刻意购求,颇有所获。少卿乃余之祖舅,如江都《王马》、韩晋《公牛》、王摩诘《辋川》样等,常得观焉)。 ○苏氏图画 ...
...元祐七年刊印行世。今元祐本已不可见。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近年中华书局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本,加以标点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鉴》最好的版本。资治通鉴 目录◎ 卷第一◎ 卷第二◎ 卷第三◎ 卷第四◎ 卷第五◎ 卷...
...不死不得见,老泪洒入秋苔斑。(12) 〔惟〕则天如师子林○1(侨吴集卷二,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弘治九年刊本) 〔天如和尚上嗣普应国师,倡道东南。其谢绝诸方,一以国师遗训。既却,归松江之上,而中吴之人必欲得和尚来吴也,于是,建师子林以延...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