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口语用法_道家_【文学360】

...水浒传第二六回老子不曾有些礼数到都头家,却如何请老子吃酒?” 2、对老年人的泛称。 【出处】三国志·吴志·甘宁传“宁益贵重,增兵二千人”裴松之注引晋虞溥江表传“﹝宁﹞因夜见权,权喜曰‘足以惊骇老子(指曹操)否?’”唐白居易...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45.html

第二十四回_冷眼观

...【开首第一句,要用一来一去做起点,中心第二句,要用一去不来做承接,第三句煞尾,只要随便寻上些本地风光,能够文情相生,与今日我们三人邂逅的宗旨不相背谬就是了。】又道【如此就烦你们二位先,我好附你们的骥尾。】那两个之中,有一个嘴快的说道...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22605.html

第五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怒也。”易象传“君子以惩忿窒欲。”楚辞怀沙“惩改忿兮”,注“恨也。”“改忿”亦即“解其忿”,二均通。 易顺鼎曰按此六句皆已见前,疑为复出。“挫其锐”四句,与上篇第四章同,乃上篇无注,而此皆有注,疑此注亦上篇第四章之注也。文选魏都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2.html

老子·道经·第六评析

...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6.html

老子·第二十四·道经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餘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居。...

http://wenxue360.com/guji/3333.html

老子·德经·第七十三评析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勇气建立在妄为蛮干的基础上,就会遭到杀身之祸;勇气建立在谨慎的基础上,就可以活命。勇与柔相结合,人们就会得到益处,勇与妄为相结合,人们就会遭受灾祸。同样是勇,利与害大相径庭。老子的主张是很明确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6.html

十 我国古哲学含有力学原理_厚黑学

...这个方式,都是在一根直线上,从起点至终点。 王阳明解释大学。诚意“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二句,说道“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后别立一个心去...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4238.html

道家哲学思想“道”之道_道家_【文学360】

...曰反。”(二十五。所引老子,只注章名)关于道生万物的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对于老子的 “道”,历来解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末分的统一体,理由是老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144.html

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本_老子道德经校释

...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此类皆远胜本,聊举一二,以见古石刻之可贵也。武亿曰老子道经卷上,德经卷下,亦与古本相彷。 后陆放翁题跋云“晁以道谓王辅嗣老子‘道德经不析乎道德而上下之,犹近于古。’今此本已久离析。”然则宋已失辅...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6.html

第六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谦之案成玄英庄子逍遥游篇疏、后汉书荀爽传引首二句并同,文子道原篇引首二句同,第三句作“知不知也”,疑“味”字乃“知”字倒植而误。知无知,即七十一“知不知上”之旨。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姚鼐曰“大小多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9.html

共找到702,93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