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简介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宫、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也有学者认为成书应在西汉中。 《...
...谢懋,字勉仲,号静寄居士,洛阳(今属河南)人。工乐府,闻名于当时。卒于孝宗末年。有《静寄居士乐府》二卷,不传;今有赵万里辑本,存词十四首。 ...
...60年代初引进和自己改装的急救车,可容1~2名病人、3~4名医护人员。70年代北京市约有700辆急救车,分散各单位,利用率不到10%,急救车到不了垂危病伤员身边是普遍现象。因此,1978年北京市公安局、卫生局联合通知《关于救护车的使用规定》...
...于敖(765—830)[唐]字蹈中。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擢进士第,为秘书省校书郎,累迁户部侍郎,出为宣歙观察使。工书,尝书唐韦绶碑。《唐书本传、墨池编》 ...
...[唐]明皇时人。官万年尉。开元八年(七二o)上禁约王公不令与外人交结,庭琦数与岐王范饮酒赋诗,拙为雅州司户。能精书学。《旧唐书·岐王范传、书史会要》 ...
...阴阳明的确,汗、温、吐、下用无偏。①丹溪:朱震亨、字彦修。元、义鸟人,学者尊之曰丹溪翁。发明相火的根源,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着有《宋论》、《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伤寒论辩》、《外科精要发挥》《本草衍义补遗》、《金匮钩玄》、《脉诀...
...《难经》七传传其所胜,间传传其所生,皆止言五传。注家不得其说,以心复传肺数之,其实止得六传,无七传,且间传之如环无端,何尝不如是。而经独以传其所胜为七传也,揆之于理,殊觉牵强。窃谓“七”字,当为“次”字声之误也。古音去声、入声不甚分别。如...
...谏院。熙宁四年(1071),由知江宁府徙知扬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三)。五年,卒(同上书卷二四○),年五十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
...系统的完整的对疾病发展规律的认识,即疾病的传变理论。这种理论最早见于《内经》,经历代医家的发展,逐步系统完备起来,成为病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疾病传变的概念(一)疾病传变的含义疾病传变,简称病传。所谓“传变”,一般认为“传”是指病情循着一定...
...作品集为《杜工部集》。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杜甫诗全集》 杜甫的后世影响 杜甫的人物评价 杜甫的人物性格 杜甫的四大时期 杜甫的诗歌特点 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的诗 解读杜甫:贫困交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