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贤上原文-出自墨子闲卷二_墨家_【文学360】

...自入,言所从入之门。”盗其无自出。是其故何也?则上得要也。 6、尚贤上: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小尔雅·广云“列,次也。”国语周语,韦注云:“列,位次也。”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论语·子张篇云:“百工居肆,以成其事。”有能则举之...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28.html

自序_素问悬解_中医经论书籍_【岐黄之术】

...黄帝咨岐伯作内经,垂素问灵枢之篇,医法渊源,自此而始,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者也。秦汉而后,韦绝简乱,错落舛互,譬之棼丝,不可理矣。玉楸子盛壮之年,雍正甲寅,时年三十。误服庸工毒药,幸而未死。遂抱杜钦、褚炤之痛,愤检汉后医书...

http://qihuangzhishu.com/1290/3.htm

素问良用要论_外科精要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云∶阳气凑袭,寒化为热,热甚则肉腐为脓。凡发背多因服金石而发者,有因上代曾服而发者。其候多发于脾,起如栗,或痛或痒,多致不救。外面如拳(古人云∶外面如麻,里面如瓜),有数十孔,以手按之,诸孔出脓,寻时失喑。凡有此症,可用净土,水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waikejingyao/839-5-14.html

素问•气厥论中脏腑寒热相移次序解读_【中医宝典】

...关键词:素问•气厥论脏腑 寒热 相移次序 素问·气厥论论述了脏腑间的寒热相移问题,原文如下: 黄帝问曰:五藏六府,寒热相移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脾,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7.html

秦汉时期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典籍的整理、注释,形成“经学”。在经学内部今文经与古文经两之间的斗争激烈。经学的治学方法及思想观点对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秦汉之际,神仙方士得到帝王的青睐。从战国至秦汉,齐燕一带方士很多。秦始皇、汉武帝、都迷信神仙。秦始皇韩终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0.html

所染原文-出自墨子闲卷一_墨家_【文学360】

...耳。”案:此篇固不出墨子,但中山尚疑即桓公,时代正与墨子相及,苏说未审。  墨子闲原文 1、所染: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言”字疑衍。公羊隐十一年,何休注云:“称子冠氏上者,著其为师也,其不冠子者他师。”列子天瑞篇,张注云:“载子...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20.html

非乐上原文-出自墨子闲卷九_墨家_【文学360】

...云“大锺谓之镛”。  墨子闲原文 说文·金部云“鑮,大锺,淳于之属。”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毕云“一本无‘华’字”。以为不美也;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犓”,吴钞本作“刍”。说文·火部云“煎,熬也。”方言...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454.html

章次公_【中医宝典】

...,在此期间,也带教了不少学生。 章次公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史、哲、医均有精深的涉猎,对伤寒论的延伸与发展,不应当割裂开来,这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对于过去所谓“经方”、“时方”之争,他颇不以为然。可见先生治学,无门户之见,无派别之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3548.html

中医药临床特色优势研究课题启动_【中医宝典】

...在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中医药究竟具有哪些特色优势,这些特色优势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哪些因素制约着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北京组织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及临床一线的相关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华中医药学会...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512.html

哀溺文序写作特色_【古诗文大全】

...哀溺文序特色是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主要刻划了溺死者要钱不要命的心态,使全文叙述相当精炼,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 正面描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行动描写,“尽力而不能寻常”,暗示钱的累赘;二是语言描写,“吾腰千钱,重,...

http://wenxue360.com/gushiwen-shangxi/5660.html

共找到471,37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