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的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
...医学丛书。《六译馆丛书》的一部分。廖平撰辑。刊于1913-1923年。作者辑录和收集了多种古典或古佚医籍,并对其中的不少著作内容进行了考释、整理和评注。包括《黄帝内经明堂》、《黄帝内经太素诊皮篇补证》、《杨氏太素诊络篇补证》、《黄帝太素人...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六第六十《骨空论篇》。自“督脉起少腹”至“治督脉”,见《甲乙经》卷二第二,又见本书《督脉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风寒,治在...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人迎候阳”,见《灵枢》卷四第十九《四时气篇》。自“刺家不诊”至末,见《素问》卷十四第五十五《长刺节论篇》。又自篇首至“必深以留之”,见《甲乙经》卷五第一。自“风水肤胀”至“尽取之”,见《甲乙经》卷八第四。自“飧泄”至“...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八第二十八《通评虚实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六及卷十二第五等篇。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此之六种,是肥贵人膏粱所发之病。平按:“痿厥、气满、发逆”《甲乙》作“厥气...
...天元纪大论林亿曰:详《素问》第七卷,亡已久矣。按,皇甫士安,晋人也,序《甲乙经》云,亦有亡失。《隋书·经籍志》载梁《七录》亦云止存八卷。全元起,隋人,所注本乃无第七。王冰,唐宝应中人,上至晋·皇甫谥甘露中,已六百余年,而冰自谓得旧藏之卷,...
...脾与胃,以膜相连耳。新校正云: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杨上善云:脾阴胃阳,脾内胃外,其性各异,故相逆也。...
...平按:此卷自卷首①至“两目之下中”以上,原钞残脱,平于日本仁和寺宫御残卷十三纸中检出,证以《素问·骨空论篇》及本书《骨空篇》、《甲乙经·奇经八脉篇》,补注在经文“央”字、杨注“督脉起于少腹”之上,而脱处复完。惟篇中杨注缺蚀过多,无由补入,...
...平按:此篇见《素问》同上篇,又见《甲乙经》卷十一第九。暴痈筋濡,随外分而痛,魄汗不尽,胞气不足,治在经输。筋濡者,谓筋湿也。随分痛者,随分肉间痛也。魄汗者,肺汗也。胞气不足者,谓膀胱之胞气不足也。此之五病,可取十二经输疗主病者也。平按:“...
...医经著作。又名《素问类纂约注》,三卷。清·汪昂撰。刊于1689年。本书选录《素问》、《灵枢》二书中除针灸以外的主要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病机、脉象、诊候、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参考历代《内经》注家之论作了简要注释。本书特点有二:其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