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中医经典著作的文献研究近代医家在内经文献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初期(清末民初)大多致力于经典考证、校勘,而后期则侧重于阐述经义,并进行系统的整理类编。清末民初,在乾嘉考据学余绪影响下内经训诂研究兴起。晚清经学大师俞樾(号曲园,...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1.htm

针灸传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丛书。又名绘图针灸传真名医刺法。赵熙、孙秉彝、王秉礼合编。全书包括四种针灸著述:①针灸传真二卷,书中对于针灸手法及理论治疗等根据作者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个人的见解。②名医刺法二卷,为抄录各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③内经刺法二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33.htm

针灸传真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丛书。又名绘图针灸传真名医刺法。赵熙、孙秉彝、王秉礼合编。全书包括四种针灸著述:①针灸传真二卷,书中对于针灸手法及理论治疗等根据作者的临床实践提出了个人的见解。②名医刺法二卷,为抄录各书中有关针灸的论述。③内经刺法二卷...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10.htm

医宗必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十卷。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作者深通内经,临床经验又极丰富,故撰此书以益后学。卷一医论及图说。医论共十四篇,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位及脏腑、生理等。卷二为新着四言脉诀、脉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568.htm

医宗必读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十卷。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作者深通内经,临床经验又极丰富,故撰此书以益后学。卷一医论及图说。医论共十四篇,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位及脏腑、生理等。卷二为新着四言脉诀、脉法...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914.htm

太冲三焦论_内经博议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太冲三焦.内经之论备矣.后世知冲督任分三脉.而不知后曰太冲之义.知中焦起营卫.而不知其为匡济于阳明.必欲求其为腑之形.以为三焦无状.空有名.是以其说纷纷.皆拘文牵义之徒也.经曰.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夫为五脏六腑之海.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neijingboyi/726-6-8.html

经脉分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著作。四卷。清·吴之英撰。刊于1920年。本书收载各经脉(正经、奇经)的图像、腧穴,内经有关经脉的原文及考证。在腧穴考证方面,作者以内经难经甲乙经等书为根据,对历来经络文献中的俞穴名称和排列次序重予调整,其主张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69/1845.htm

经脉分图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著作。四卷。清·吴之英撰。刊于1920年。本书收载各经脉(正经、奇经)的图像、腧穴,内经有关经脉的原文及考证。在腧穴考证方面,作者以内经难经甲乙经等书为根据,对历来经络文献中的俞穴名称和排列次序重予调整,其主张多...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779.htm

南北规中引_诸病主病诗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诸法皆本保生秘要,系明俞俞道人曹士珩元白氏所着)凡人亡念奔驰,不思回头,盖不知有己。然学道初入门,及乎却病初下手,每云先要筑基炼己者,何也?己者,意中之土也,时时返念守中。然昆仓至于涌泉,周身前后之窍,虽各家传授,各取其善,若能精守...

http://qihuangzhishu.com/220/21.htm

千金方外台论_医学源流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仲景之学,至唐而一变。仲景之治病,其论脏腑经络,病情传变,悉本内经。而其所用之方,皆古圣相传之经方,并非私心自造,间有加减,必有所本。其分两轻重,皆有法度。其药悉本于神农本草,无一味游移假借之处。非此方不能治此病,非此药不能成此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yuanliulun5175/160-8-5.html

共找到466,45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