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诗,首联先写草堂的环境:草堂离城郭很远,庭园开阔宽敞,旁无村落,因而诗人能够极目远眺。中间四句紧接着写眺望到的景色。“澄江平少岸”,诗人凭槛远望,碧澄清澈的江水,浩浩荡荡,似乎和江岸齐平了,这是写远景;“幽树晚多花”则写近景,草堂...
...《衡论·兵制》苏洵 三代之时,举天下之民皆兵也。兵民之分,自秦、汉始。三代之时,闻有诸侯抗天子之命矣,未闻有卒吏叫呼衡行者也。秦、汉以来,诸侯之患不减于三代,而御卒伍者乃如畜虎豹,圈槛一缺,咆勃四出。其故何也?三代之兵耕而食,蚕而衣,故劳...
...《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
...《序》非孔氏之旧明矣。虽然,若去《序》不观,则《诗》之辞有溟氵幸而不可知者,不得不存其首之一言也。 △《伊川诗说》二卷 右皇朝程颐正叔门人记其师所谈之经也。 △《毛诗辨疑》一卷 右皇朝杨时中立撰。 △《陈氏诗解》二十卷 右皇朝陈少南撰。 礼...
...之一)》苏轼 近辱书,并寄新时,伏读感慰不已。 属多事,未及继和。 不审比来尊体何如,贵眷各均安?某凡百如昨。 梦想归路,如痿人之不忘起也。 溽暑向隆,万乞以时保重。 《答王庆源二首(之二)》苏轼 令子两先辈,必大富学术,非久腾踔矣。 五五...
...的传说。《南部新书》载:“杭州灵隐寺多桂,寺僧曰:‘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堕,寺僧亦尝拾得。”可见这寺中月桂的说法不过是寺僧自神其说而已。但是,生活真实不等于艺术真实,作品运用这一传说,意在表达杭州的非同凡俗。同时“山寺月中寻...
...《栾城后集》第五卷(苏辙·杂文十二首) 《和子瞻沉香山子赋〈并引〉》苏辙 仲春中休,子由于是始生。 东坡老人居于海南,以沉水香山遗之,示之以赋,曰:“以为子寿。” 乃和而复之,其词曰:我生斯晨,阅岁六十。 天凿六窦,俾以出入。 有神居之,...
...一句的南薰曲是当年舜唱的《南风歌》,一唱而天下太平,几人曾预南薰曲的意思就是没人再听到舜的《南风歌》了,意思便是天下将打乱。苍梧是舜埋葬的地方,翠华是皇帝仪仗中顶上的华盖,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如此衰败,不复当年尧舜之风了。 这首诗,诗人...
...以备朝廷之用。 五年,太常寺言:“自古帝王功成作乐,乐各有名,盛德形容,于是乎在。伏睹皇上践阼以来,留心至治,声名文物,思复承平之旧,首敕有司,修完登歌、宫县、八佾乐舞,以备郊庙之用。若稽古典,宜有徽称。谨案历代乐名,黄帝曰《咸池》、《龙门...
...。以此为长策,长,亦作“良”。劝君归旧庐。醉歌田舍酒,笑读古人书。好是一生事,无劳献《子虚》。 淮阴夜宿二首 以下五首,俱见顾元纬外编。注云:宋本作公诗,又载唐《孙逖集》。《文苑英华》俱编入行迈类,亦称逖作。盖与右丞《早入荥阳界》诸诗同纪,...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