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一首【拟合祭天地手诏元祐中撰。】 朕惟《周礼》王者亲祀天地,岁无不遍。故郊丘有南北之辨,礼乐有同异之别。降及汉、唐,事与古异。礼文浸盛,费用增广。既难躬行以遍飨,遂于三岁而亲祀。事非周旧,礼适时变。故致斋之日,躬见祖考;圜丘之飨,兼礼...
...二百八十三纸) 上二集三十三卷四帙(上三帙各八卷第四帙九卷) 道地经一卷(或云大道地经是修行经抄元外国略本)十八纸。 修行道地经六卷(初卷题云榆遮伽复弥经或直云修行经或七卷)一百三十五纸。 僧伽罗刹所集经三卷(或五卷)八十五纸。 上三集十卷同帙。...
...旒冕,手荐璧琮。晬容穆然,而祗畏之心明;群工肃然,而吴敖之意息。听于舆人之诵,知有列圣之风。臣目睹盛仪,无《周南》之叹;位在近列,有秕前之讥。首被恩私,实增战越。此盖伏遇皇帝陛下,体二仪之博施,袭累圣之成规,霈然雨露之私,无复贤愚之间。勋封...
...未尽百重山。 【和柳子玉共城新开御河过所居墙下】 卜筑共山功欲成,新河入县巧相萦。谁将畚锸千夫力,添上园林一倍清。生长鱼虾供晚馔,噶鹅鸭放春声。为邻有意非今日,丐我余波伴濯缨。 【欧阳太师挽词三首】 雄文元命世,直气早成风。受任衰迟后,安邦...
...其间而制其予夺哉?此其尤不可者也。夫阴阳之有老少,此未尝见于他书也,而见于《易》。《易》之所以或为老或为少者,为夫揲蓍之故也。故夫说者宜于其揲蓍焉而求之。揲蓍之法曰:卦一归奇,三揲之余,而以四数之。得九而以为老阳,得八而以为少阴,得七而以为...
...◆杂谢恩命表状二十一首【谢除中书舍人表二首】 臣辙言:伏奉诰命,除臣试中书舍人,仍改赐章服者。执笔柱下,已愧空疏,起草禁中,尤为清切。上惭主眷,下愧人言。臣辙诚感诚惧,顿首顿首。伏以西台政教之原,紫微论思之地。缉熙庶政,事得稽参,进退其寮...
...卿昔在朝廷,首谈孟轲之仁义;旋为帅守,专行羊祜之威信。 慨有大志,似其先人。 苟推此心,施于有政。 则太平可望,而小节可略矣。 《赐范纯仁上第二表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元祐三年四月十三日)》苏轼 省表具之。 自昔先帝之世,屡叹才难;及朕嗣位...
...之正,得阴阳之和者,惟《泰》而已。《泰》之为象,三阳在内,三阴在外。君子既得其位,可以有为,小人奠居于外,安而无怨,故圣人名之曰“泰”。《泰》之言安也,言惟此可以久安也。方泰之时,若君子能保其位,外安小人,使无失其所,则天下之安,未有艾也。...
...本。) 《岳王传演义》(明金应鳌编。明版。八本。) 《全相平话》(十五卷。元版。五本。) 《新编宣和遗事》(二集二卷。清版。二本。) 《圣叹外书三国志》(六十卷,首一卷。第三十八至四十二卷缺。清毛宗岗评。乾隆十七年刊。二二本。) 《东周...
...不可遮。弟子怜师将去国,关门望气载还家。高台尚有传经处,画壁空留驾犊车。一授遗书无复老,不知何苦服胡麻。〈此观尹喜旧宅,《神仙传》言:“尹喜于流沙之西服苣胜实。”〉【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二首】 秋气萧骚仍见雪,客愁缭绕动萦心。幽吟北户窗声细,...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