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四节译文及注释

...水坑就不会流走。君子之所以有志于人生的正道,不彰明也就不会通达。”注释 1.容光:透光的小缝隙。 2.科:通“窠”。易·说卦:“其于木也,为科上槁。”孟子·离娄下:“盈科而后进。”这里用为坎、坑之意。 3.章:通“彰”。易·丰·六五...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74.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译文及注释

...这四种人是天下穷苦无靠的人。文王实行仁政,一定最先考虑到他们。诗经说:‘有钱人是可以过得去了,可怜那些无依无靠的孤人吧。” 宣王说:“说得好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认为说得好,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宣王说:“我有个毛病,我喜爱钱财。”...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965.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解析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br> 孟子所举的例证是舜帝、傅说、胶鬲、管仲、孙叔敖、百里奚六人。其实,为人所熟知的,还有姜子牙的故事。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成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后人常引以为座右铭,激励...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17.html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十四节解析

...那失去了的“大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呢?孟子在这里没有明说。不过,从他在其它地方所说的来看,我们知道,那就是“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滕文公上)的“教”,也就是孔子所谓“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用心”。也就是说,这里...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03.html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五节读解

...就是最佳行为方式,就是关心人民疾苦的“爱民”措施。孟子并举出诗经来加以说明,这首诗是引自诗•小雅•正月,全诗讲的是讽刺周幽王宠爱褒姒,荒淫无度,致国危亡之意,诗中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大加鞭挞,表现出人民的爱憎。孟子之意在于警告齐宣王...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10.html

尹文子原文_古典文学_【文学360】

...1、佚文原文-出自尹文子 2、大道原文-出自尹文子 3、大道上原文-出自尹文子 4、大道下原文-出自尹文子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701.html

鲁颂原文_诗经_【文学360】

...1、閟宫原文-出自鲁颂 2、泮水原文-出自鲁颂 3、有駜原文-出自鲁颂 4、原文-出自鲁颂 ...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66.html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一节读解

...之所以举这三个例子,就是想要还没有当政的滕文公笃信力行学习圣贤,选择最佳行为方式,以爱民的原则来治理国家,使虽然很小的滕国能成为一个善良友好的国家。然而为善去恶说起来容易,要想真正做到却很难,所以孟子告诫滕文公,要象尚书上说的那样,若是...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48.html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二十一节解析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话说天下大势,规划三国鼎立蓝图。刘备听完以后,离开坐位向诸葛亮拱手谢道:“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这“顿开茅塞”作为一个成语,其语源正出于孟子这里,没有“茅塞”,谈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24.html

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九节译文及注释

..."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干矣。”诗"鄘风"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郊。”诗·小雅·采芑:“师干之试。”论语·为政:“子张学干禄。”庄子·徐无鬼:“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孟子·公孙丑下:“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1102.html

共找到538,04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