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早期医疗卫生活动及文献记载_【中医宝典】

...从前两章所述我们得知,壮医是客观存在,而且在早期与汉医几乎是同步发展,甚至在部分领域还处于领先地位。例如,武鸣县马头乡西周末年至春秋古墓中出土2枚青铜浅刺针,表明了壮医针刺疗法在这时期业已使用,而且是最早使用,无怪乎素问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7179.html

清代前中期少数民族医学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开始吸收印度土、水、火、风、空五大元素内容和赫依、希拉、巴达干(气、明、痰)理论,但并不系统,没有形成系统理论。随着十六世纪藏传佛教大量输入蒙古地区,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传入并被译成蒙文;而印度吠陀医学经八支也在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6-8.html

独善其身则为良医_【中医宝典】

...极少,作为当时以清高自守思想家李贽,虽官居姚安知府,仍未能出色地担起养家糊口基本责任。而有之以为利焉者虽可以抛开一切政治良心而攫取自我利益,但由于新经济因素出现,某些地方已是合郡之士,半为商人(见:李象鹍棣怀堂随笔·卷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759.html

总论_中药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不少关于药物文字记载。到了东汉末期(公元二世纪),我国现存最早一部药典--神农本草经诞生。本书载药365种,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总结。书中还简要而完备地记述了药学基本理论。南北朝时期,雷敩炮炙论叙述各种药物通过适宜炮炙,...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xue/69-1-0.html

新中国六十年中医图书总目有感_【中医宝典】

...价值,同时也有文化价值,是民族文化遗产一部分。整理、发掘与保护中医药籍文献工作意义重大。其中,中医药书目编纂,具有弄清家底,引领治学门径作用。 清代学者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一书中指出:凡读书最初要者目录之学。目录之书,不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466.html

秦汉时期临床各科成就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记载最早妇产科案,已体现了妇产科辩证论治基本精神。到了东汉末年,张仲景金匮要略专列妇人病证治三篇,分为妊娠病、产后病、杂病三类进行论述。妊娠病篇中首先论述了妊娠早期诊断,论证中说: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0-4.html

外气疗法渊源及发展_气功外气疗法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幸灵用布气治愈吕猗母之病,使痿痹病十余年吕猗母遂能行,因而闻名于世,于是百姓奔趣,水陆辐辏,从之如云。唐宋时期,气功发气治疗范围更为扩大,唐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记载布气诀,介绍了布气要领、方法等。晚唐无名氏之无能...

http://qihuangzhishu.com/140/5.htm

藏医起源_【中医宝典】

...记载,西藏最早流行一种医术叫;当时还没有系统理论,主要靠三种疗法,即放血法、火疗法、涂摩疗法来治病。同时,还用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治疗外伤等等原始简单办法。 公元四世纪,天竺国(今印度)著名医学家碧棋嘎齐和碧拉孜入藏,传播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928.html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_中医诊断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致病内外因素全面考虑。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公元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首创诊籍即病案,记录病人姓名、居址、病状、方药、日期等,作为复诊参考。公元三世纪初,东汉伟大医学家张仲景所...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xue/92-1-1.html

祖国医学对癌瘤记述_【中医宝典】

...。 自伏羲氏发明了阴阳辨证以后,才有了今天祖国医学。有关癌瘤记载,在因、殷墟甲骨文里,已有了字。周礼有疡。历代对七情郁结,脾胃受伤,导致气血凝滞,形成症瘕、积聚等论述就包括了癌瘤。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名医和,提出六气失调...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5825.html

共找到1,092,38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8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